原本应该守卫国家的军队此时的作为却与被诋毁为反叛者的奥利西斯的行为大相径庭,这成为了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这个失败的爆发点便是――安西利亚城的陷落。西格联军本来对于查木斯边军的殊死抵抗感到焦头烂额,可是海岸边几乎不设防般的空虚让他们大喜过望,哈提森公国(西格的一个大国)大公萨拉斯乘势攻下安西利亚,通往查木斯本土的道路便打通了。这是决不被容许的,当地的民众迅疾开始了反抗,当地的商业贵族们的地产被夺走,然而携带着财富而逃离的他们却并没有出资帮助当地民众,他们贪婪的不肯出一点力,尽管不是所有富人都如此,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抗完全是人们出于保卫家乡的炽烈情感,而非人们从何处而来的还有希望的反击。
叛军引查木斯河上游之水,在下游阻挡了奥利西斯到达利亚的道路,这让大军难以调动,一时没了办法。而就是在这个时刻,身边的谋臣为他献出了计策。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大工程学家尤利乌科。据说他当时只是在利亚城郊的最高的一座教堂上略微一俯瞰查木斯河和城市,便想到了能够将大军送往对岸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查木斯国引以为傲的水利工程――索普麦尔水渠,将士兵们送达利亚城。水渠的巨大结构使得其上部有着长约87米、高达28米、宽约13米的两层多拱桥,这样的双层结构足够输送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这是古查木斯人的智慧的结晶,也是日后西方文明的一个瑰宝。
更关键的在于,这是一条掩映在巨大森林之中,并连续跨越查木斯河与其支流麦尔河两条河流的水渠,隐藏在远离利亚城区的索普镇当中,这些因素使得叛军将它忽略,而这,也成为了北方军团制胜的关键。一方面,奥利西斯派出一部分为数不多的步兵,命他们在查木斯下游处佯作进攻之势,以牵制住叛军的注意力。
而在另一方面,强大的骑兵已经随着他本人开往小镇索普,在那里,三万骑兵全体下马卸甲,换上重甲,跨越索普麦尔输水渠,并在到达对岸后,整装待发,征集到八千战马后,向着正呼唤着他们的利亚城发起进军!
奥利西斯还记得,当他从高大的水渠上走过时,与他同路的尤利乌科向他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象征奇迹般的查木斯设计师们设计建造的建筑工程,对于人们来说,这就是查木斯文明的科技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烙印。
“这个国家还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人物,还有很多奇异的东西。”尤利乌科如此说道。
“奥利西斯王子的军队宛如十字军一般降临,带来了福音,平息了动乱,让人们得到安宁,让世界重归平静。”当柯勒良手握王冠在黎梵摩亚大教堂(古查木斯国最大的国立大教堂)上看到奥利西斯王子来到城下时,心中难掩激动。然而难题又再次到来,他不希望,他不想这座城市遭受破坏,因为,破坏了它,这个国家也将受到动摇,他不想徒增伤亡。为了帮助他,卢塞留冒着危险潜入城中,奥利西斯则率兵在外围与叛军作战以作掩护。处在一片兵荒马乱之中的利亚城,卢塞留带着数十人的小队躲躲藏藏,在傍晚时分终于到达教堂,救出了静静在那里等待的科勒良。
逃离城中的科勒良一路之上告诉了卢塞留能够让奥利西斯安全进入城中王宫的方法,一个连后人知道的都不多的秘密,这个城市之下,通往王宫的水道。古查木斯人在工程方面做出的贡献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还很不成熟,建筑的生命甚至还比不上后来格洲中世纪黑暗时代建造的建筑寿命长久,但总有那么一些高超而出色的工程得以延续下来,他们被记载在后世的抄本上,成为了古查木斯古典文明的见证者。
身披战袍的奥利西斯在长长的水道之中,倾听着流水之声,与身后的团结于自己周围的臣子们穿过广阔的地下都市之后,回到大地之上,来到了利亚王宫之中,当象征国王即位的众神旗再一次升起时,圣光降临,人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内乱不再,查木斯王国的喧嚣与争吵归于平静。
在与叛军曲曲折折的相持长达四个月后,历时四年之久的“安西之乱”终告结束,这个在安定的时代发生的重大动乱给王国带来了持久的创伤,尽管在奥利西斯活着的时候,这一黑暗似乎被掩盖了过去,然而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他的统治将成为这个国家从此盛极而衰的开始。
[就,,9!]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974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97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章 查木斯(4))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左开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