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神话传说- 【《化胡经》的来历】(3/4)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993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美女班主任秘密花园爵墓驭王骁宠猎心清泪醉功夫教师火血我亲爱的哥哥大人们假太监快穿之尤物我的无限水晶宫
相谢!”,要与道教以死相拚。时逢元廷后代子孙转而媚佛,在宪宗时,朝廷已经被佛教密宗所把持。继而喇嘛教大兴,喇嘛的势力大到在街道上,大庭广众之下,**男人(他们专好男色),而地方官不敢过问。(见《元史》)元世祖忽必烈十八年,诏告天下:道家诸经,可留《道德》二篇,其余文字、版本及画图,一概焚毁,隐者罪之。全真道在元初所编辑的《道藏》——《大元玄都宝藏》,计有七千八百多卷,几乎被焚禁殆尽。

元朝规定,把国内人种分成四等:最上等是蒙古族;次等民族是“色目人”,就是洋人;三等民族是汉人;末等是南人。对代表汉族文化的道教,成了被歧视、打压的首要对象。所以,佛教时逢其会,终于得到了全盘胜利。这次对《道藏》的毁禁,执行非常彻底,人民不敢匿藏。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大劫,永难弥补。后来明朝定鼎,集全国的力量,复修《道藏》,仅得五千三百余卷。其余二千五百多卷,俱已葬身火窟,包括《老子化胡经》,据说《老子化胡经》从世上永远绝迹了。清朝是满洲人入主中国,对汉人有一定的歧视和顾忌。虽然没有对《道藏》作过过激的毁损,不过在精神上,打击和压制代表汉文化的道教,是不遗余力的,例如,把统理天下道教的张天师,从国师二品的地位贬为五品,品级不如一个知府的地位,同时永禁张天师到北京;另一面却欢迎**喇嘛到北京。经过满清三百年的打压,道教到现在都没能完全回复元气。

其实,世界上五大宗教,道、儒、释、耶、回,各家都有一本“化胡经”。儒家的“怀来远人”,不是叫明了,对那不知”礼义”的夷狄,都要用怀柔的方法,把他们同化过来吗?事实上,最古的夷狄不说,晋后五胡乱华,那些“胡人”现在都到哪里去了?蒙元人,特别是满清人,他们又都到哪里去了。没有人能否认,汉文化具有巨大的同化能。释(佛)教的“普渡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又当怎样解释呢?明明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扩张主义的。这不就是佛教的“化胡(华)经”吗?佛教传到中国,表面好像是汉明帝始为俑者。实际上,武帝时放在甘泉宫的金佛像是怎么来的?傅毅又怎么会把汉明帝的梦,一下子就附会到佛教上面去?可见在明帝前佛教已经非正式地传到了中国。如果佛教完全没有“侵华”的意图,为什么留在中国不回印度去,并且拼死拼活地在中国抢地盘?对耶(基督)教来说,耶稣告诉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这不是耶教的“化胡经”么?曾记得清末,西洋人到中国来传基督教,不惜以“坚船利炮”为后盾。他们也费了好大力气,闹到天翻地覆。可是到现在中国真正基督教民,到底又有多少,占13亿人口的几分之几?恐怕还是微乎其微。却白白牺牲了好些宝贵生命,白费好些枪炮子弹。美国是有名的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家,可真正的基督徒都还不过是凤毛麟角。因为耶稣说:“人家打你的左脸,你要连右脸也给他打。人家要你的外衣,你要连里衣也给他。”“见到女人就动淫念的,就已经犯了奸淫的罪,难免地狱的火。”“你若要进天国,必须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周济穷人,然后来跟从我。”回教当初有“一手可兰经,一手杀人刀”口号,也是他们的“化胡经”,一度也真是轰轰烈烈。此外,古今中外,学术思想的互相传承,很难划出一定的界线。黑格尔说:“存在的必合理;合理的必存在。”这个道理在学术思想的传承上,也是相通的。

只有道教单独写了一部《化胡经》,却是在老和尚们喋呱不休,不可理谕之后,王浮才“不可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显然是被逼出来的。不知道沙门都已经在中华有了相当的地盘了,何以还如此咄咄逼人?其实,道教传入印度也是千真万确的事。例如:唐太宗时,唐僧陈江流到印度留学,去了十四年,在天竺很受尸罗逸多王的优待。因为唐僧屡次在国王面前陈说中国如何强大,天子如何英武圣明。唐僧回国时,带回佛经六百五十部。尸罗逸多王派遣了使节随唐僧东来,谒见太宗,奉上表文。太宗遂派梁怀儆持节往抚。到了天竺,尸罗逸多王说:“中国是摩诃震旦,今有使节到来,理当出迎。”于是出郊恭迓,膜拜受诏,顶在头上。更遣使同梁怀儆入朝,献上入火珠、郁金香、菩提树等礼物。太宗也厚赏来使,遣令西归。贞观廿二年,太宗令王玄策为使、蒋师仁为副,出使天竺。到了边境,竟突然有印度兵来袭。王大使只有从骑数十人,且战且走。与副使脱身逃到了吐蕃,从骑全部阵亡。吐蕃赞普弄赞派兵千人出援玄策,并檄召各部落共讨天竺。泥婆罗国遣七千骑来会。当由王、蒋二人率领,兼程南下,猛攻三月,胜了又胜。原来尸罗逸多王去世,大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为王,怕唐廷问罪,所以发兵拒绝唐使。自是阿罗那顺大败亏输,最后只有束手就擒。王玄策打下了印度五百八十余城,执送阿罗那顺一家,献俘阙下。太宗责他谋国篡位,拒绝天使,罪应加诛。到底皇恩浩荡,特开法网,恕他不死。惟阿罗那顺身边站立着一个人,庞眉皓首,鹤发童颜。太宗问他名字,他俯伏金阶,自称名叫那逻迩娑婆寐,现已二百余岁,素奉道教,得老子

状态提示: 【《化胡经》的来历】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化胡经》的来历】(3/4) 返回《神话传说》目录下一页:【《化胡经》的来历】(3/4)(快捷键→)

推荐阅读刺客皇妃:皇上拿命来澜山历事邪王的绝色一品妃女皇天下之月氏王朝农家小福星穿到明末当皇后皇上,请滚!东山行锦绣盛红妆闺冠太子宠姬:爱妃,往哪跑重生之再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