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神话传说- 【《化胡经》的来历】(2/4)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983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美女班主任秘密花园爵墓驭王骁宠清泪醉猎心功夫教师火血我亲爱的哥哥大人们假太监神医毒女:逆天四小姐盛年锦时
会走路。他从母腹出来,走了八步路,并且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此了不起的人物诞生,必须有一个了不起地灵魂来投胎才行,一些差一点层次的鬼魂,马马虎虎怎么能转世成为这么了不起的活伟人?这回轮转世的说法,是世界人类四大发源地中,唯印度才有的“特产”。中国的儒家原本很排斥这种飘渺无稽的“怪力乱神”鬼话,道家也不热衷,老子《道德经》中绝对没有转世之说。印度的佛教“三世因果论”是其基本理论,没有投胎转世的理论,也根本就没可能有佛教。到现在,西藏佛教领导人的“转世”还是铁定的制度。而老子转世成了释迦牟尼,这种神话只有印度人才能说得出口。从此得知,“老子化胡论”是佛教人士在中国的杰作。中国人,特别是道教人士,胡里胡涂吞下了这个包着糖衣的毒药,中了人家偷梁换柱之计。还自以为得意,把“化胡论”拿来当作与佛教斗争的主要武器,难怪“(王)浮屡曲”,既然说不过人家,失败的命运就绝对注定了。

佛教在晋代兴盛了起来,到了南北朝则盛到极点。例如南方梁朝的武帝萧衍,三次舍身在佛寺,然后要大臣们出资把他从佛寺中赎出来。这样为佛教筹募资金的办法,真是令人绝倒。也可以由此说明,佛教的势力何其浩大,政治、经济、宗教结成一体。萧衍不是傻瓜,而这样迷信佛教,当然是有他的目的和交换的代价的:第一,他要借重佛教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和统治权力;第二,在那个朝代像走马灯似的时代里,希望佛祖能大显威灵,保佑他福利平安,国祚绵长。殊不知佛祖是要世人摆脱罪恶苦难的红尘世界,他自己以身作则把过眼烟云的王朝荣华富贵、声色狗马,抛弃如同敝履。他曾警告说:“拜佛无益,反有祸害。”就是说,要靠拜佛去祈求福利平安、荣华富贵、声色狗马,根本是南辕北辙。佛要你舍弃,你偏要佛帮你窃取!你这个拜佛就拜倒在自己的迷惑、愚昧和罪恶中去了。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萧衍式媚佛的结果,是国家反乱,自己饿死台城。这是时局的一面,即媚佛——对佛教妥协。

在当时的北方,恰巧相反。由于佛教势盛,给政府的压力太大,使得政府忍无可忍。于是政府就采取不只一次的反弹和反抗的姿态。中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周武帝、魏武帝和唐武宗),北朝独占其二,可见佛教当时的势力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佛教势力的继续扩张,并不因当时政府和帝王的态度,媚佛或是灭佛,而受到根本的影响,反而逐步强盛。

到了唐代,政府不能不制订政策:三教并尊,以道为大。李唐得国时与老子认了宗亲,政权建立后,把道士纳入宗正寺管辖,算是皇室中的一分子,并诏令:“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朝廷虽然特别偏袒道教,但对佛教、儒教并不敢疏忽,所以三教并尊。而佛教势力大到,不止一次地在盛唐时期要求召开“御前会议”,挑战道教,要和道教辩论,拚出个青红皂白。太宗时的御前辩论大会,有个法淋和尚,口才给便,嘴似悬河。处处都是他的理,道教辩不过他。唐太宗却捏他一个错,打了他的屁股,还把他流配远方。到了唐高宗,再开御前会议,佛、道再进行激辩,道教又辩不过。于是皇帝有这样的指令:“搜天下《化胡经》焚弃,不在道经之列。”这时的佛教为什么非要把《化胡经》禁绝呢?第一,他们的羽毛丰满,要独立门户,没有再利用老子的必要;第二,他们还很在乎“化胡”之说,成了个意识形态的问题,锱珠必较,绝不轻轻放过。从此可见佛教人士比道教人士尖锐,激进多了。不过朝廷诏令归诏令,执行归执行。上面虽有禁令,下面根本充耳不闻。到了中宗时代,佛教再度告御状,要求彻底执行。于是朝廷再度明令禁止,把《老子化胡经》列为国家永禁之书。政府的理由是:“这本书不是老子自己的著作,而老子的《道德经》把该讲多都讲了,没有了《化胡经》这本书,也没有什么亏损。倒不如把它禁了,省去许多麻烦。”实际上,《化胡经》还在继续流传。不仅如此,《化胡经》一面是被诏令禁止,可另一面,由当初的一卷,逐渐繁衍增加为十卷,反而成为一部巨著。不仅内容强化,而且成为道士的必修经典。除了《化胡经》本身增修了内容,同时还有一些有关的新书出现,如《老子开天经》《出塞纪》《玄妙篇》等等,广传天下。真是越打越强,越禁越多。这把佛教人士弄得非常恼火。

以后战乱相继,兵荒马乱,好容易到了宋代。宋代的气候并不太利于佛教,尤其是宋真宗赵恒,非常崇信道教,对编辑《道藏》下了很大功夫。这部《道藏》里不仅有《老子化胡经》,还加了“老子化波斯摩尼教”的故事。以后的神宗赵顼、徽宗赵佶都崇信道教。以再后又是战乱相继。大家都顾不过来争什么化胡的问题。

元代开始时,中国道教的《全真派》很得势,因为道士邱处机很受元太祖成吉思汗代的尊敬。后来在北京特别为邱道士建造了一所修养的大宅子,就是现在北京的《白云观》。全真道盛时,凭他一个教派单独的力量,就编辑了一部《道藏》,不仅内涵《老子化胡经》,还增加绘制了《老子八十一化胡图》。这时佛教气愤到了极点,居然提出口号,激烈到要“斩头

状态提示: 【《化胡经》的来历】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化胡经》的来历】(2/4) 返回《神话传说》目录下一页:【《化胡经》的来历】(2/4)(快捷键→)

推荐阅读刺客皇妃:皇上拿命来澜山历事邪王的绝色一品妃女皇天下之月氏王朝农家小福星穿到明末当皇后皇上,请滚!东山行锦绣盛红妆闺冠太子宠姬:爱妃,往哪跑重生之再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