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现在造业。
⑻、爱:我们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对于所受之事物产生贪爱。因为有了受
就有“爱”,对这个受染着、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让它看东西,
肯定它受不了,会觉得很辛苦。眼睛整天爱看东西,对境界贪爱不以受为苦,使
我们对这个贪爱产生种种的执著。此贪爱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一者、境界
爱,比如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起爱染心;二者、自体爱,即是我们贪爱有一个
“我”,贪爱这个身体是“我”。由此贪爱引发一切烦恼而起种种造作。
⑼、取:由于这个贪爱心加深执著,不愿意舍离,称为“取”。不止不愿舍
离,还希求将来获得更多,即是希求将来有。取可分为四种:一者、欲取:即是
我们执著,希望获得更多自己贪爱的东西,称为欲取。二者、见取:对于我们的
知见、思想起贪爱,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认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优胜的而
执著它,称为见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种贪爱,执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
脱,能得福报等等。四者、我语取:此是对我的贪爱。这些执著都是贪,是我们
过去的业习,现在显现出来。比如你有抽烟得业习,现在眼前有一只香烟,就对
他起贪爱;没有抽烟业习的人,就无此贪。我们过去有种种业习,现在境界当
前,就起种种贪爱。在这十二因缘中的“爱、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
“无明”之心。无明有贪、瞋、痴等种种的烦恼,但是此十二因缘中特别指的是
贪爱,它最严重,可以引发业力形成将来的果报。因为我们渴求、贪爱、使到将
来它形成果报,固在十二因缘中,贪爱占很重要的位置,因“爱、取”故生将来
“有”。
⑽、有:因为我们执取渴求,希望将来拥有许多东西,因执著而产生了将来
之“业有”,称为“有”,这个“有”又称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
的业报;二者、色有:既是**的业报;三者、无色有:既是无**的业报。此
(业)有由爱、取(烦恼)所发动之身、口,意三业而生之新业因,令此生死
后,再生之识得到滋润。
未来果:生、老死是将来的苦果。
⑾、生:依爱、取形成的惑业,成为业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继续发生,我
们的身体败坏后,未来世再从新投胎受生。
⑿、老死:有生故,将来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贪生怕死、厌老死等身心之
苦,故说五蕴之十二因缘相续,无有穷尽,它形成一连串的因果。
十二因缘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为造业而入胎,故有入
胎之识;因为入胎,名色就展开活动,它扩展、扩大,就产生了六入;胎儿的六
根圆满后就出世,然后与外面的境界接触;根、尘、识和合产生触的心理,有了
触就产生受,过去我们贪爱的业习就会引发出来,爱即生;爱加深就有取,使我
们希求它再来、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将来的业,促使我们再来生,再来死。
这十二因缘就是有情众生的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它的流转并不是直线式,
而是一个轮转。既是过去的无明,造成现在的受;现在的无明,就是爱、取;现
在的爱、取,就是下一世的无明,它一直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在十二因缘中,
我们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后我们就要受业的果报--苦果。在受苦
果的当中,我们继续迷惑,继续造业,造业后又再受报,这样的循环作用,称为
十二因缘的流转。
二、缘起:
一切诸法都依托众缘和合而生,缘尽则散灭,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
无。”众缘和合时我们就以为它生,因缘散了我们就以为它灭,故名缘起。缘起
是指在因缘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种原理、法则。
三、缘生:
因缘成熟,果报生起,称为缘生。缘生是指缘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种果
报。
四、缘生法之共同性:
⑴、无主宰: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没有主宰者。我们以为事间的一切东
西,总是有个主人,有个主宰者,这是一种执著。十二因缘告诉我们没有作者,
没有主宰者,那是因为我们无明、无知,产生了种种造业的行为,因而促使我们
入胎产生识。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个识,识是由谁主宰?它没有人主宰,只不过是
无明和行的产物。比如一粒种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阳光、水份与泥土,就发芽
生长,这其中没有主宰者。
⑵、无作者:无明缘行,行缘识;即是无明生起行,行生起识。这当中无主
宰。这其间也没有作者,就是无明作行,行作识,识作名色。从十二因缘来看,
造业者是爱与取,那是因为迷惑而造业。迷惑的“受”、“取”并非我,故说无
作者。
⑶、无受者:在十二因缘中只不过是识、名色、六入,触、受在作用,这其
中并没有人在受果报;我们总以为有一个“我”在受果报,这是不对的;那是
识、名色、六入,触等种种法在受果报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佛学基础知识】)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