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神话传说- 【佛学基础知识】(5/49)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784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美女班主任秘密花园爵墓驭王骁宠猎心清泪醉功夫教师火血我亲爱的哥哥大人们假太监神医毒女:逆天四小姐温其如玉
意既是:有些人认为在百千万劫以前造一个业因,它可以储存不变,留到

今世才受报,这就是“常见”。如果一个东西“常”,它就不会再变化,故

业非“常”。“业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此话之意既是:我们造了一个业,

它并不是独立形成的,是众多的东西配合成的;即是我们造业时,并非只造

了一个业,而是同时造了很多业。这些业之间互相为因缘和合而生成。所谓

因缘和合,既是一个东西,并非由单独一个东西生起,而是由很多东西互相

配合而形成的。业也是如此,既然是因缘和合,它不是单一的,不是独立一

个存在的,它是由很多东西互相影响,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比如:我们做了

一个偷盗的业,人们往往会认为它是单一的行为表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它是贪心、有恶朋友、或是没福报,需要它,但又得不到,而造成要偷盗。

业是不能断灭的,他一直向前延续,与不同的外缘作用,就有不同的转变。

当它转变形成了果报,我们就要受报;它不形成果报,咱们就无需承受了。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要学习佛法,首先就得认识三宝、四

圣谛及十二因缘。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

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

(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到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

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实际上这其中无有主宰者、没有作者、也没有

受者。

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

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

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这句话

的意思是:有这样的东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生起;有这样的东西消

灭,另外一样东西也跟着消灭。

一、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过去因到现在果。

过去因:无明是过去迷惑。

行是过去造业。

⑴、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

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

称。

⑵、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

“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

“行”就是业报,使我们投胎轮回生死。

现在果: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苦果。

⑶、识:众生前生死时,名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散灭,而转成另一系列

的精神活动。好像前世是人,死后转生为乌龟,那做人的精神活动就灭,转变成

为乌龟的精神活动。因惑业导致,此“识”重新入胎。此“识”与前六识(眼、

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处特别指入胎的“识”。在南传佛教只说为

“识”,但大成佛教的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

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⑷、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识”入胎后,身躯及精神组成胞

胎。胞胎渐渐长成,物质的身躯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动也慢慢产生知

觉。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当它六根还没圆满生成时,精神活动成为“名”,身躯

的生长称为“色”。实际上现在我们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称为

“名”,身躯称为“色”;但当胎儿生长时,六根未具,精神与物质的活动,称

之为“名色”。这是为了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而特别给予的名称。

⑸、六入:名色慢慢生长,六根生出来后,就有“六入”。因为我们从此得

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称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

舌、身、意。因为“六识”从此生起,像树根能长出树木,故称为“六根”。六

根成长依胞胎,成长圆满之后胎儿就从母胎中出来,此时六根就完全具足。

⑹、触:根、尘、识和合的心理作用,成为“触”。此事一个心理作用,成

为“心所”,并非两个东西接触之意。胎儿从母胎中出来后,六根就接触到外

境。胎儿一出世,第一个接触外境的是身触,而第一个受是苦受。同样的,眼、

耳、鼻、意,与外境接触时,也产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和意触。由识至受

皆由过去业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⑺、受:有了这个触后,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乐受、不苦不

乐受--舍受。十二因缘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

“触”一直到“受”,这些都不是我们所需所要,是因为过去无明造业,现在承

受到果报,而使我们拥有之。

第二重因果:现在因到未来果。

现在因:爱、取是

状态提示: 【佛学基础知识】 -- 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佛学基础知识】(5/49) 返回《神话传说》目录下一页:【佛学基础知识】(5/49)(快捷键→)

推荐阅读刺客皇妃:皇上拿命来澜山历事邪王的绝色一品妃女皇天下之月氏王朝农家小福星穿到明末当皇后皇上,请滚!东山行锦绣盛红妆闺冠太子宠姬:爱妃,往哪跑重生之再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