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太子斌以二十二了,找算是弱冠成年,陛下该是为太子殿下则选一名妃子才是。既然江东的孙权想和曹家结亲而不利于我等,那我等自然不能就这样让他们高兴下去。不如我们也向那孙权寻求一门亲事吧,我们为太子殿下向孙权求亲!”见话题扯到了孙权那儿,一向在这样的军事战略会议之上很少开口的户部尚书廖立开口说道。他倒是给李晟他们出了这么一个看上去很有些阴损的主意。
“呃……你说什么?”李晟听了廖立的这一席话不由得吓了一跳顿时有几分错愕起来,“这说着说着,怎么就扯到了我的儿子身上呢?”李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想请陛下为太子向东吴求亲。”廖立看着李晟那面露错愕的脸,却是从容的将话又说了一遍。
“朕没听错吧。你说要让斌儿去娶孙权的女儿?”李晟分明听清了,但似乎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说出这么一点来,便还想再确认一番。
“确实如此。”廖立顶着那一副丑脸却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那样呢?”李晟不解的问道。他认为廖立在这一点上必须给自己一些解释。
“陛下试想如果孙权既把一位女儿嫁给曹魏,又把一位女儿嫁给了我们。那么孙权在世人的眼中又将是如何了?”廖立微微的一笑,却是反问了李晟这么一句。
“如何?若是这样的话天下人只怕会把孙权视为软弱无能的墙头草,坐山观虎斗的渔翁了吧。”李晟听廖立如此说法先是微微的一愣,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随即又会意过来:“你是说用求亲这个计策来打乱孙权坐山观虎斗的算盘?”
“正是如此!”廖立重重的点了点头。
“呃……这件事情朕还得端详端详。若斌儿自己愿意,朕自然会答应。毕竟计谋本身还是没有什么差错的。但如果斌儿不愿意,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朕是皇帝的同时也是斌儿的父亲,朕不愿意斌儿活得不痛快。”李晟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这是李晟眼下的决定也是他最后的决定。
“诺……”既然李晟如此说了,李晟手下的这些内阁官员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君的个性:虽然自己的主君在很多时候都是善于纳谏的,但在牵扯到另外一些的事情的特殊时候,他却是十分固执分毫也不听人说。就像眼下一般。
“好了。我们再议论一下眼前的问题吧。前面刘巴和廖立所说的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作用起得也是有限。朕思索,你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李晟听他们那样允诺了便欢喜着再次提出了当初的那个问题:如何应对那该死的魏、吴联盟。
“主公是不是把原来虚的东西给化为真实?曹魏已经再造一万石的战舰了,而且和我们一样也是全火炮战舰;而孙吴也在造两万石的战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事情。虽然他们造不造成尚在两可之间,但万一他们造成了,只怕我们的海军将再无优势可言。曹魏、孙吴的火炮虽然沉重,可毕竟也是炮啊。其威力要来轰击我们的战舰自也是足够的。”徐庶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也是一个事实。在这些对海上作战并不怎么熟悉的人眼中,海上作战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什么花俏的事情,谁的船大,谁的炮多,似乎谁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也是一种朴素的真理了。虽然未必全队,却也是十对七八,差不了多少。是以,李晟手下的这些人因此而对曹魏和孙吴两边的造船事宜多有警惕。他们很担心曹魏和孙吴方面真的把那战舰给建成了。
“唔……这么说也是很有道理的。曹魏方面的造船技术远不如我们,但孙权那边的造船技术却是不可小看。虽然不是一定说船越大越好,但若他们真的建造了万石以上的战舰,对我们现在的战舰来说还真是一个威胁。”李晟是说了一下倒是认可了徐庶的说法:“元直,你的意思是就这样开工建造我们原来在纸上的八千石战舰吗?”
“正是如此。”徐庶重重的点了点头,“建造完八千石的战舰之后,我们也应该建造更大规格的战舰才是。八千石战舰也只是一个开始啊。”
“只是一个开始?元直,你这可是说错了。”一旁的诸葛亮听徐庶如此说倒是迅速的出班奏道:“就我们现在的技术而言八千石战舰已是我们的极限了。尽管万石以上的战舰我们也能造得出来,可是那么大的船体,我们用什么给他们做驱动?船是大了,但船却很沉,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担忧他们的万石战舰?再说这海军作战不是一艘两艘战舰就可以形成一个战力的。即使是万石的战舰也需要十几二十艘的规模才可以形成。若是我们用八千石的战舰形成了一个战力,再去寻求万石以上的战舰形成战力,只怕不但历时延长,就连钱粮也需要消耗许多。”
“那么孔明你看又要如何呢?”李晟直接询问诸葛亮。他是知道一点的,诸葛亮在最近的时间里似乎一直在找人研究水军方面的事情。
“主公我看是不是要直接研制万石以上的战舰?”诸葛亮想了想试着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万石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4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4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二章 结亲)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易飘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