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意三国- 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3/4)

文/易飘零
我意三国 | 本章字数:1965  | 我意三国txt下载 | 我意三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乱世英雄北朝汉月乱世国宝京门风月内清末文抄公文体时代特战狂狼西周天子红色霸行三国乱世摄政王女朋友太强怎么办
自然都认为主公是绝对不会做无谓之事了。”说道这里,孔明微微一顿,冲李晟笑了一笑,这才解说继续下去:“既然主公做事都是有目的的,那我们也只要猜测出相应的目的就可以了:开办学院和进行科举都一样是为了收天下的人才为我们所用。与科举那近乎救急的手段不同,学院出来的人因为受了我们数年的教育,其想法都与我们相近,就具体职务的安排而言,也必然符合我们的要求。可以说衙门和学堂之间是有某种必然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我想就在今后衙门别属的区分上。主公既然认为每一个类别都需要精专的人才,那么表现到衙门上,也就变成了每一个大衙门下就有许多细化的部门以吸收专门的人才,从而让衙门里办理的事情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合理。学堂教出专门的人才,衙门招收专门的人才。这一出一进,各得其所,才是让人才不至于浪费的最好办法啊。我想主公大约也是有了这样的打算,才会作出如许的决定吧。”

“没错,我是有这样的打算。”李晟敛容点了点头,向孔明求教道:“这个念头存在我心里许久了,直到最近我才有些许头绪理出来,如今倒想让孔明你好好的帮我参详一番看看这究竟有几分可行性。”

“主公请试言之。”孔明朝李晟一摆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要成就一方割据势力,兵马、钱粮、地盘是必不可少的。兵马可以简而言之可以算作军事实力,而钱粮、地盘则可以归做后勤实力。要割据,军事实力和后勤实力都需要具备才行,否则是断不能成事的。大汉之所以会变成如今的这个地步,其关键就是让地方任上的官吏掌握了军队所致。原本这地方的头头如太守、刺史等原本就具有了地方的行政、执法、财政之权,如今又加上了军队的统领权,这使得地方的官员完全能够用地方上的财政去养地方上的兵丁,从而令地方上的军人不知道自己是国家的军队而以为自己是某某长官的人马,此乃大弊也。”李晟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思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将地方和军队完全区分开来,在把地方的权利一分为四,并在军队上增加监理一职。”

“军队和地方完全区分?再把地方的权利一分为四,同时增加军队的监理?”孔明闻言眼睛不由得一亮,似乎在一瞬间把握到了什么,“主公请先解释一下。”

“所谓军队和地方完全区分,简单说来就是让军队的将军只管军队里的事情,所有的银响、钱粮等物都又新成立的后勤部门逐层下发,而不与地方做任何的牵连,军队的将军不得干涉地方事务,不得参与出城防以外的地方建设,不得随意接见地方官员。而地方官员也不得插手军队的管理,不得干预军队防区内的事情,不得处理军队士兵的违法案件,不得以任何名义将本地区的收入划于本地之军,原本属于地方军建资金的一块将有一个部门统一征收,并统一调配。”李晟站起身子,一边思索着,一边解说道:“至于地方上的权利,则具体分割开来,将原来政、法、财、监归于一体的主官制度完全摒弃。从此太守只管行政,而司法断案则由大理寺负责,财政由税监负责,监察考绩则由巡案负责。所有主官,如太守、大理寺少卿、税监、巡案皆平级归于两千石秩,并以五年一轮的方式于各州郡之间调换,以免形成专权勾结之事。”

“这样做的确能避免割据的情形出现。不过五年一任的时间也太短了一点吧。主公难道就怕他们会因为互相间的不熟悉而导致事情无法办理下去吗?很有些事情是需要互相之间的配合才能完成的啊。”诸葛亮一边思索着李晟的话,一边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且,主公之所以如此的分我想不但是想让原本能够执掌一地生杀大权的太守权利削弱,更是想改变我朝开国一来地方官吏上的一些弊病吧。但有些方面,主公似乎没有改变。诸如刑、侦、断集于一身的判案体制,却是很容易因为地方官吏一己之好恶而形成冤家错案的,主公并没有改动这儿的分毫,只是将原本属于太守的这一职责改到了大理寺之下而已。”

“唔,关于互相之间配合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制定规则的办法来解决。倒是你说得大理寺同时掌管刑、侦、断三者而产生权利太大的问题,却是我没有想到的。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李晟开口了。他发现自己原来确定的方案确实还有不少漏洞的地方,比如诸葛亮说提到的那点,他根本想都没有想过。他觉得这正是自己不足的地方,故而十分谦虚的向诸葛亮请教道。

“我想既然主公已经有了细分部门的打算,那么为什么不用更细致的划分,把这大理寺的权利再分下去呢?让大理寺只负责断案。而用于刑侦的衙役则重新划归于太守所有。至于对犯人的处罚,我们倒是可以用以工代罚的方式,让他们去服一些苦役。一来是让他们能用自己的努力来偿还以前对他人的破坏,二来也是为了不养闲人,充分的利用他们的劳力。”诸葛亮稍稍的思索了一下,提出这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奇建议。

“啊?用服苦役的办法来代替坐牢?那不是成了劳改?”听孔明所说的那办法与自己在后世所知的颇有些相同之处,李晟不由得惊讶的轻呼起来。

“劳改吗?劳动改造!?这名词可真是新鲜中透着仁义呀。主公不愧是主公,即使是废物利用也能

状态提示: 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3/4) 返回《我意三国》目录下一页:第十二章 科举与学堂(3/4)(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