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金牌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3年首次发行的高纯度金质纪念章,一套两枚。其正面图案为腾飞的龙凤。
双喜龙凤铜章也是一种有收藏价值的纪念章。上海造币厂制造,1984年发行。全套两枚。正面图案为喜字和双喜鹊,背面图案为飞龙和飞凤,寓意喜庆和吉祥。龙和凤还相依相伴地飞出国门。
可以说,中华文化波及到那儿,那儿就有龙和凤骄健华美的英姿;华夏儿女的脚步走到那里,那里就有龙凤呈祥。
这些龙凤图案,虽以各个国家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异,但其基本形态都来源于、取材于华夏龙凤;其寓意也和中国本土龙凤相一致:阴阳和谐、婚姻美满、吉祥福瑞。汉代流行一种龙,叫应龙。应龙是长翅膀的龙。翅膀该是凤的特征了。清代还出现了凤尾龙,曲折弯转的龙躯,甩一条凤凰的翎状花尾。
凤的翅膀和花尾,出现在龙的身上,这龙就有了凤的成分,龙性中就有了凤性。商代有一种鹗卣,其底部的变形凤纹,长着龙角,甩着龙尾。《说文》讲凤时,说凤身具龙文。凤身上当然是羽纹了,这羽纹和龙身上的鳞纹在古人眼里竟然是一回事。这些都说明凤身上也吸取了龙的东西,凤性中也有龙性。
龙和凤的互相吸取,反映着龙凤崇拜的交融互渗。就像世间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样(所谓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龙和凤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龙有种种神性,这些神性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力,力量的力力度的力。
凤也有种种神性,这些神性也可以归结成一个字:美,美好的美,美丽的美。
龙是力量的象征,凤是美丽的象征。龙和凤的结合,是力和美的结合;龙和凤的对应,是力和美的对应。
没有凤,龙就是孤单的龙;没有龙,凤就是凄清的凤。龙因力而生,凤因美而活。龙的力为凤的美提供着支撑和归宿,凤的美为龙的力提供了目标,增添着特别迷人的风情。(庞进)
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是古代先民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的结晶。经过七八千年的演进,龙在传统文化符号中已居于首要位置,成为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和象征。龙文化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的过程同一。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劈地的创生神,与盘古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夏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因此,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领受过龙的福祉,都可谓龙的传人。作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中国龙的精神也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龙又是水神,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因此,龙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类的精神;进入现代社会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作为吉祥物,龙有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寓意,因此,龙的精神,也就是奋发开拓的精神。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广泛地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人们读龙书,演龙戏,唱龙歌,跳龙舞,栽龙树,养龙花,吃龙菜,喝龙茶,以龙为名;说龙,写龙,画龙,雕龙,舞龙,赏龙,立志成龙。处处有龙,时时见龙,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龙。作为影响深远的文化现象,龙是引人注目的,其重要位置是显而易见的。公元2000年,也就是世纪之交,正好是中华民族的“千禧龙年”。巨龙看飞,龙兆祥瑞,届时,必将会有一个研究、弘扬、介绍龙文化的热潮在中国大地出现。
龙起源之众说纷纭和世界上许多文化现象都伴随着许多谜团,因而也就有许多种不同的文化阐释一样,中国龙就是结构、交融在宏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大谜。其奇谲怪异的形态,多维善变的神性,深邃丰富的蕴涵,从古到今,一再地吸引着海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目光。
不错,龙常常被作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象征物,出现在人们目力所及的地方,建筑物上刻它塑它,工艺品上镂它绘它,影视戏曲里演它唱它;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三千六百个门类,九万九千九百座名胜: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那或嬉笑,或和悦,或怖怒的容颜,和那或盘旋,或腾跃,或奋飞的身影。
龙的状貌也接近于完美了:耸一对鹿角,乍一双牛耳;圆睁着或楚楚流情的兔目,或烨烨喷火的虎眼;狮鼻隆挺,驴嘴大张;马齿列列,獠牙赫赫;蛇躯宛转着悠长,鱼尾摇摆着活泼;须髯飘飘带风,鳞鳍闪闪有光;鹫趾狞厉,鹰爪勇猛……
如此这般的形态,你在生物界里是找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对应物的,只能分别在一些动物身上找到“零部件”。既然大自然里没有,就只好以“神物”称之了,那么,这种神物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面世的有关龙的起源和本质的论著、论文已超过百余种,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里我们不妨作一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中华龙文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