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神话传说- 【龙王】(4/4)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669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变身霸道猫女总裁黄昏的第一章[综]我们和离吧老婆爱逃家:带上儿子去抢亲我的美女班主任庶女皇妃盛世灼华天生反派星夜咏叹娱乐圈上位记仙木传奇医锦还乡
“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将方予我,即可救你。”龙回答说天帝不准仙方外传,但事急已顾不得了,遂将仙方奉上,孙大喜,嘱龙不必忧虑。孙思邈密而作法,此后果然池水渐涨。胡僧祁雨不成,羞愧而死。故事中的孙思邈不是救死扶伤的仁圣色彩,颇有乘人之危、不顾天下而念一己之私的意味,不过表现了在龙问题上的佛、道之间的竞争。

佛、道两教争相对龙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传统的龙也由神兽变成了神,于是使大江南北无处不存在龙王。封建帝王对龙神更是产生了兴趣,多次以政府行为待之,唐代制定了祭五龙之制,宋大观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诏封五龙神为王爵,明清两代帝王也有封龙为王的举措。帝王的褒扬,使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大大抬高了。但是龙虽为神,却在佛、道二教中都没有显赫的地位,无论佛寺和道观都不给予供奉,至多成为它们建筑的装饰或佛、仙的坐骑,可在民间龙却扬眉吐气了,成为一种信仰最众,独立于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龙王庙林立,龙王庙、土地庙成为滇东北到处可见的庙宇。

【帝王和龙王】

在上述道教创造的龙王之外。一般的龙也可升格为“王”。这样的提升,常常是人间帝王根据老百姓的愿望,通过诏封形式予以确立。帝王们是乐于做这样的事情的,因为它可以显示自己的权威,人们对水中龙王的崇拜,也就喻示着对人间帝王的尊服。《宋会要辑稿》载:熙宁十年八月信州五龙庙“祷雨有应”,神宗皇帝便赐以“会应”的匾额。到了大观二年十月,徽宗皇帝干脆将天下的五龙神都诏封以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

五龙神因“祷雨有应”而封王,有一条小龙则因帮助“王师南征”而封王。《事物纪原》载:熙宁年间,王师军杖数十船泛江南渡,彭蠡小龙显异“伏其中”,使帝王和船队乘风破浪,“日数百里”。于是,有人上奏章将小龙的功绩表述了一番,神宗皇帝便诏封这条小龙为“顺济王”,并派遣礼部官员将诏书直接送到龙祠。

清朝统治者对龙王也有浓厚的兴趣。《清朝文献通考》载:康熙皇帝数次到北京西山北部的黑龙潭龙王庙“祷雨”,并拨款“鼎新庙宇,御制碑文以纪之”。继任的雍正皇帝也亲临此龙王庙,“致祷澍雨”。乾隆皇帝则加封黑龙潭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还有,顺治三年,加封运河龙神为“廷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雍正二年,封云南各盐井神为“普润龙王之神”,“春秋致祭”;雍正七年,封浙江蛟门山龙神为“涵元昭泰镇海龙王之神”,“六月朔日致祭”;同年,又封宁夏大渠龙神为“宁渠普利龙王之神”,“春秋仲月照山川礼致祭”,等等。

【“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座龙王庙。离龙王庙几里远的地方有块菜地,菜地紧挨着一座庙。庙里的老和尚和种菜的老头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下棋聊天。

这天,他俩闲聊时,老头神秘地对老和尚说“方丈,有件奇事,原先我那二亩菜园子都是我自己打水浇,可自从昨天开始,等我去浇园子时,菜园子已都浇过了,也没看见是谁给浇的。你说怪不怪?”和尚听了也觉得奇怪,决定去看看,弄个水落石出。

当晚,老和尚早早地来到菜园,在离那口水井不远处藏了起来。整整盯了一夜,天快亮时,忽听“咔嚓”一声,从井**出一道白光,飞出一只像鹅似的怪物。只见他两只大翅膀“忽扇”了几下,井水就溢出老高。眨眼间,那只怪物又飞入井内。和尚到井边看时,菜已全部浇好了。一连三个夜里都是这样。

老和尚练过武术,第四天夜里,他带了把宝剑,等那只怪物刚一飞出井口时,一个箭步上去猛刺了几下。那只怪物翅膀一斜,一头栽入井中。顿时,“轰隆”一声巨响,井裂开有几亩大的口子,大水翻滚。眨眼间,连几里外的龙王庙前也是一片汪洋。

龙王大怒,带领水兵前来与那怪物交战。战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敌众,现了原形。原来它是龙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条,被贬出了东海,受罪三年。三太自为了立功,想在凡间做些好事。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剑,一怒之下,掀开海眼,淹了龙王庙。与龙王交战时又不敢泄露天机,造成一场误会。

后来,人们在议论这事时,都说“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另外,见“台风龙王”。


状态提示: 【龙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龙王】(4/4) 返回《神话传说》目录下一章:【五斗星君】(快捷键→)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战神狂飙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DC新氪星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带着系统混兽世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