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神话传说- 【龙王】(3/4)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972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变身霸道猫女总裁黄昏的第一章[综]我们和离吧老婆爱逃家:带上儿子去抢亲我的美女班主任庶女皇妃盛世灼华天生反派星夜咏叹仙木传奇娱乐圈上位记医锦还乡
奉和护持佛舍利、佛经等佛的“法宝”。西晋竺法护译的《海龙王经》里,还讲了一个龙王请佛到大海龙宫受供养,并请“世尊及大众”诸佛为其“无数眷属”说法的故事。二是兴云布雨,消灾弥难。《华严经》称,诸位无量大龙王,“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这和中国本土龙兴云布雨的神职是相吻合的。

【龙王——佛教、道教渊缘的传承转移】

这是民间向龙王祁雨的民歌,其实龙产生以来,一直在人间行使着行云布雨的使命,被人们尊称为信仰为无所不能的龙,真正龙王一词的产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事。

佛教在汉晋传入中国,于南北朝时期发展鼎盛,使原本已经淡化宗教意义的龙又注入了宗教的内容,由原来的神兽变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龙王。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纪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的,他就是佛教里所称的释迦牟尼佛祖,也称如来佛。佛教创立后,渐渐经西域传播到中国内地,于云南还在南诏时期佛教就很盛行了。在传播过程中,为了能在中国立足,佛教大幅度的中国化,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神祗和巫术的吸收,于是在概念和术语上就尽量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佛经中,有一个名叫“那迦”的神兽,长身无足,在水中称王,实则这个那迦的原型是南亚热带雨林中的蟒蛇。不过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护卫者,按佛经的说法,佛降生后,它就护卫在佛的左右,吐一温一凉的净水为佛洗浴,在空中歌舞赞礼,散各种妙花,并且它也可以兴云布雨、决江开渎、致福却灾,居于海川沼渊之中。这样一来,就有许多地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相似,那迦的王子身份又暗合了中国皇室崇龙的信仰,于此,佛经在转译为中文时,它就顺理成章的被译为了龙,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以龙为神灵,也就对佛教中的龙慨然接受,并以中国文化中的龙来理解佛教中的龙王了,且由佛经而演绎出了龙宫宝殿。

有关龙王的佛经很多,这里随便列举几部。《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暝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大集经》记载说:“尔时梵释天王、龙王、夜叉等,合掌向佛作是言……悉共守护。”《大云轮请雨经》等经还载有称赞天龙八部威德的“天龙八部赞”;《善见论》卷十七记载:“龙者,长身无足”;慈云《天竺别集》卷上说:“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滴水,散六虚以为洪流”;《海龙王·请佛品》说:“海龙王诣灵鹫山,闻佛说法,信心欢喜,欲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许之”;《孔雀王经》、《大云经》、《僧护经》等佛经均载有龙王护持佛法的故事。又说龙的同类很多,《最胜经》载有七龙王,《法华经》载有八龙王,《华严经》载有十龙王,此外还有八十一龙王和一百八十五龙王之说等。从这些可以看出佛教利用了龙的威仪来为自身说法,也说明了龙王由龙到龙王的佛教渊缘传承转移关系。

接下来谈谈龙王与道教的渊缘传承转移关系。

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发展而来的,上古的鬼神观念和龙的观念都被道教所摄取。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神兽,是升仙的坐骑,道教对此说全盘继承,神仙并以龙为脚力。道教的法术中有一种为“乘峤”,即乘坐神兽飞行于空中,与神仙往来,所乘的龙称为龙峤。据道教经典说,乘龙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无论到那里,都会有神祗出迎。早期的道教,尽管承认龙的施云布雨功能,却只是拿它当脚力使用,直到后来佛教将龙神据为己有的时候,才醒悟过来,大力争抢龙神,奉为龙主。说起来缘于早期道教与佛教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方争相拉拢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二是尽量附和民众心理,取得民众的认同。所以当佛教关于龙王的内容日益渗入中国文化之中产生社会影响后,道教就奋起直追了,把道教中的龙也附会为王,且后来居上,名目的繁多超过了佛教,主要有四海龙王,东海敖广、南海敖闰、西海敖钦、北海敖顺,五方龙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等数百位龙王。上古原始宗教的龙虽有神性,但并不占地盘,发展到这时候,道教的龙王均有守土之责,诸天有龙,四海有龙,五方有龙,三十八山有龙,二十四向有龙,以至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湖海河川,还是渊潭池沼以及井、泉之内都有龙王驻在。

由于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龙也就更为中国化,比佛教的龙更为世俗,更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龙不但能降雨除旱,还可以救火,在祁雨的同时还可以捎带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譬如求福、长生、官职、疾病、住宅凶吉等,“无有不吉”,几乎世上所有的都可以包揽了。而且道教的龙的行雨更有了人情味和传奇色彩。

相传隋末唐初的药王菩萨孙思邈,由于著有医书传世,颇有名气,便被道教牵扯入内,反映道教不仅能使龙行雨,还能救龙之命,龙与神仙的感遇富有了人情味。《酉阳杂俎》记有孙思邈在终南山隐居修行,时天下大旱,一名来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结坛祁雨,七日后,池水缩数尺,池中的龙王化为一老者到孙思邈处求救。孙说:

状态提示: 【龙王】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龙王】(3/4) 返回《神话传说》目录下一页:【龙王】(3/4)(快捷键→)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战神狂飙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DC新氪星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带着系统混兽世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