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神话传说- 【南传上座部佛教】(3/5)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948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美女班主任秘密花园爵墓驭王骁宠猎心清泪醉功夫教师火血我亲爱的哥哥大人们假太监神医毒女:逆天四小姐温其如玉
滋养品,就会日渐消弱,终至死亡。假如每个人都根据八正道的原则过正确的生活,那么所有的烦恼将必然消失殆尽.若烦恼消耗到可以证得圣果的第一个标准时,这人就证得须陀洹(入流的状态),最终的阿罗汉果也必然可经由八正道证得,而趣向涅盘。因此,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希望,因为证初果须具足的毅力是人人可及的。我们内心持续修持定,以证悟不执著乐,不执取一物,则不受后有,会使我们的内心远离对世间事物或有情众生的执著,并且使内心趋向息灭一切苦——不留任何受苦之因,这是因为他已没有任何束缚。

当我们的内心一直持续集中在这种不执著的真理上,最终的正见会自然产生,自然趋向涅盘。因此,言语、行为、生活方式、努力、注意力和专注力就不会趋向邪恶,善良自动持续地充塞身心,而成为完美究竟的八正道。同时,由于缺乏滋长烦恼的必需品,烦恼最后也渐渐萎缩,直到证得某一沙门果,甚至证得阿罗汉果。

以上所说就是可使世间不缺少阿罗汉的八正道的奥妙,对众生而言,这方法是实际可行的。这就是上座部佛教令我们深感骄傲的第二项特色。

涅盘是至高无上的法

三、不生、不有、不灭的涅盘超越任何事物,包括任何宗教所信仰具有创造、控制与毁灭等三种力量的上帝,这是至高无上的上座部佛法。

[能创造、控制与毁灭的上帝]

在任何宗教经典上所说的上帝可从佛教的角度加以理解,并归纳成三种意义:创造神、控制神与毁灭神。创造神是创造万物的神,控制(主宰)神职司控制,毁灭神负责周期性的世界毁灭。只要人心存有或承认上述三种力量,人就会被创造、控制与毁灭。在某些宗教,这三种力量由上帝所掌管,而其他的宗教则分别由三个或更多的神负责。但不论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多个神,人的责任同样都是向他或他们礼拜、祈祷。佛教徒认为陷入上述所谓神的三种主宰力量或置身天堂,那既不是值得骄傲的事,

也不是能证得自在、究竟解脱或苦的止息的涅盘。人仍是无常变化的轮回漩涡中的主体者,也仍然受制于外在因素,仍在祈求希望的国度或企望永远生活在上帝的天堂,这是尚未解脱,未具足不生之清净心的状况。

[佛教徒追求究竟的自在]

佛教徒认为只追求天堂太过简单、平淡,不够怡人,他们努力追求的是超脱永无止尽的创造、控制与毁灭的影响。佛教徒寻求究竟的自在、解脱和灭除包括永远生活在天堂的所有束缚,因为究竟灭除所有的束缚才能为今生带来究竟的安乐,创造、控制与毁灭的力量对于想解脱天、人束缚的心没有任何作用。身为佛教徒的我们,在佛陀的引导之下,发现上述三种力量的事实。谨述如下:

(一)自然的创造力被称为创造神,其实是无明(无知或对苦、苦的起因认识不清)。它的功能是行(造作),因此创造了不同的有为法。经典上说: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直到充满烦恼的众生出现,并为世界带来各种危机。

(二)自然的控制力被称为控制神,其实是业力或因果律。在因果律中,人们由于无明,受善恶业的支配,而系缚自己。

(三)自然的毁灭力被称为毁灭神,其实是无明,它以三种渴爱的形式出现,使人陷入种种渴爱,且使yù_wàng到达顶点,以致沈溺于财富、权势等世间欲乐,至死而不知道德、羞耻和畏惧。

上座部佛法有一套修行系统,根据这套系统就可以了解:这一切只是由无明产生,它以各种不同形式,而产生创造、控制和毁灭的力量。所有生命都在无明的掌控之下,并产生永恒相续的苦,而这苦就如水的漩涡,轮回不已。

上座部佛教也明白所有众生必须努力奋斗,以消除创造、控制与毁灭力量的真正源头——无明。我们必须透过自己的能力,产生智慧,以对抗无明,我们不能将自己置身于上帝——永久的创造神、控制神和毁灭神的控制下。事实上,所谓的上帝,就是无明,而三种神则是行、业力和爱欲。

[八正道是无明的终结者]

奉行佛陀所指示的八正道可以去除无明,获得智慧。这使我们明白诸法实相,以致证得究竟智慧且明白究竟真理。不执取世间任何事物,甚至天堂也不执取,不生,也不有。不有,是因为我只不过是无明所造成的自我幻相而已,而不生则是不生为任何生命型态,包括天堂的天神。我或自我只不过是内心妄见的产物,当心中没有妄见时,我就消失了,只剩下不受神力左右的清净心,清净心不执取任何事物,它不生、不有,没有束缚,也没有需要撑持的我,因此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受制于任何人。清净心超越所有神力的控制和毁坏,它才是今生今世究竟自由、解脱与所有烦恼的止息处,无须等待希望国土(净土)或上帝天堂,这就是涅盘或人类的至善。一如圣典所说:一切佛都说涅盘是至高无上的,它超越迷信的宗教信徒理解的范围。

上座部佛教没有作为诱饵的希望国土(净土)和天堂,也没有让人们执著的人格神或事,纯洁、清净与宁静的真心三宝取代上述的神,并且协助人们证悟,因此上座部佛教绝不能与迷信视为同类。上座部佛教的弘法工作不需要任何军队、诱饵、报酬,甚至不需要多采多姿的

状态提示: 【南传上座部佛教】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南传上座部佛教】(3/5) 返回《神话传说》目录下一页:【南传上座部佛教】(3/5)(快捷键→)

推荐阅读刺客皇妃:皇上拿命来澜山历事邪王的绝色一品妃女皇天下之月氏王朝农家小福星穿到明末当皇后皇上,请滚!东山行锦绣盛红妆闺冠太子宠姬:爱妃,往哪跑重生之再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