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神道时期。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向强盛时期过渡。与这一历史现状相适应,日本在文化、宗教上也向国民大力鼓吹和强行灌输天皇至上和日本民族优胜的国家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的思想。1870年以后,日本政府严重消减佛教的政治影响,将神道教神话看作是日本天皇和每个子民的神圣血统,在明治初年公开推行神道国教化的政策受挫之后,日本政府便强制规定神道不是宗教而是全日本的“国家宗祀”,通过行政命令把信奉神道教,参拜神社作为日本国民必须遵守的义务。组织上,在内务省设神社局,后来升格为神祗院,使之直接管辖全国神社的神职人员(神官)并负责向国民灌输敬神思想。这样,神道教便以超越一切宗教的形式被规定为日本的国教。日本在向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侵略过程中,也在占领地区建立神社强迫当地民众参拜,进行奴化教育。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美国占领军总部以盟军名义发布《神道指令》,才结束了神道教事实上的国教地位,原神祗院与其它被解散的神道组织联合组成了民间宗教团体“神社本厅”。
神社本厅以奉天皇祖神天照大神为主神的伊势神宫为本宗,以“尊奉神祗恩德,谋求神社兴隆,宣扬神道,作兴道义”为宗旨,在全国各个都道府县都设有支部—神社厅。至2000年2月末,它已经下统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近80100家神社或团体,拥有神职人员27500人,约占全国神社总数的98%。它的法人代表叫“统理”,决策机构是由神职人员和“氏子”(即信徒)中选出来的代表组成的“评议员会”,执行机构为理事会。神道神社是几乎每个日本人的精神寄托,日本婴儿一出生后的三十天到一百天内,都要被带到神社,这是成为神道信徒的基本象征。日本人还崇尚庆祝“七五三节”,每年的11月15日,日本到处可以看见身穿和服的男女孩童,这是三岁和七岁的女孩,以及五岁的男孩,他们都要去神社跪拜,祈祷并感谢神灵保佑他们的健康成长。每年1月,年满二十岁的日本青年还要来到神社,来举行他们脱离青少年时代的成人礼.
神道的作用和佛教有所不同,但其影响之深远则毫不逊色。作为政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和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神道通过自己庞大的社会神社网络为日本人民服务。在理论上,天皇本人保持着神道中最高祭司的地位,他主持祈求供奉在伊势的皇家女祖先的仪式。在日本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日本武士家庭都保持着和祖先神社的联系,作为尊重家世荣誉的象征。即使在社会的下层的农、工、商社会,每个村子、每个町,都有自己保护神的神社,把自己维系成一个社会整体。
神社神道是指没有宗教理论或宗教教派基础的、以族缘或地缘为基础、以神社为中心的崇敬祖先神、氏神、地域神的信仰。日本几乎每个人口聚集地都至少有一个神社。至今全国仍有8万2千余家神社。这些神社有的祭祀祖先(氏神),有的祭祀地域神,有的祭祀专门保佑人们某一方面利益的神祗,如农业丰收的稻荷神、保佑身体健康、生子繁衍后代的神等。日本自古有“八百万神”的说法。每个神社都祭祀着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神。所谓天照大神即天皇的祖神只是这八百万神中的一个,因而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也是神社神道的一个神社。神社神道是日本的神道的主体,与日本固有的宗教信仰、习俗有密切关系,为区别于教派神道,称此为神社神道。日本人有参拜神社、特别是出生、出嫁后和过年时参拜神社的习俗,因而几乎每个人都被视作某一神社的“氏子”。
?;漏尽阁新社区--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今生若不学修真,未知来生甚胎里!
所谓教派神道,是指在江户后期以来在民间陆续形成的以神道信仰为主要特色的宗教组织,它们有教祖、自己的神道教义,明治政府先后布批准这些新宗教和其他教派等13个教派为“教派神道”,俗称“神道十三派”。一般不以某一神社为活动中心,其中有神道大教、黑住教、神道修成派、出云大社教、扶桑教、实行教、神道大成教、神习教、御岳教、神理教、禊教、金光教、天理教。在战前它们与佛教、基督教都处于神社神道的从属地位。至2000年12月末,教派神道共有信徒361万人,拥有教会等法人团体5860个。
尽管说:日本所有的神社都是道教性质的,所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日本的神道教与道教】)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