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泰山雄伟博大的山体,拔地通天的气势,宛如稳坐大地的尊严的长者,在原始人的心目中,便逐步形成了稳如泰山的形象。东夷人的生存首先依赖于自然,在原始严酷的环境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原始人梦寐以求的生存愿望,在洪荒年代,东夷人对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敬如神灵,太阳能给人以光明与温暖,原始人首先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传说,东夷族的首领太昊和少昊,都被尊为太阳神,他们的名字昊字,就是天顶着红日,泰山位于最早看到日出的东方,于是东夷人由太阳崇拜、东方崇拜,逐步演化为泰山崇拜,1961年7月19日,在泰山东南部发现的神秘符号,引起了中国考古界的极大关注。符号上面是太阳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个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国古代祭太阳的习惯,都是在山顶上,架着柴火燃烧祭祀太阳。
最后一个东夷部落建立的王朝商王朝,被来自关中文明的西周所灭,不仅用武力占领并洗劫了中原的人口和财富,并且胁迫东夷部落与之联盟,并灭掉了两个当时东夷最大的国家奄和薄姑,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两个周王室在东方最主要的封国--齐国和鲁国,齐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兴周800年”的姜尚,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和制作周礼的周公旦,可以说对与东夷的关系当成了当时的头等大事,但是这两个王室中,姜尚是炎帝后代,东海之人,是东夷没落贵族,同时辅佐周王,也是西周的外姓诸侯,而周公旦是西岐贵族血统,由于都是西周的诸侯,与周围的东夷小国的关系貌合神离,有时甚至是敌对关系,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来临,兼并战争不断,齐国精兵简政,果断抛弃繁琐的西周礼仪,改为大力推行当地的东夷习俗,并陆续兼并周边东夷小国,迅速崛起为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但是,鲁国却严格的坚守西周的礼乐文化,国家却始终积贫积弱,再加上与周边的东夷国家的战争频繁,国力日渐衰微,战国末期被楚国所灭...
但是,齐鲁两国在春秋战国800年的恩恩怨怨,却为新的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孔子儒家学派的诞生为标志,东夷文明已经彻底完成了跳跃,成功的升级成为了更加发达的齐鲁文明,这一文明形态至今仍是山东地区的主流文明形态,而其文化内核--儒家文化,不仅继承了土著东夷文明的实用、自然、宽容的精髓,也融合了关中文明强调阶级、秩序、尊卑的思想,前者也是齐文化的精髓,孔子从中提炼出了“仁”的思想,后者也是鲁文化的精髓,孔子从中得出“礼”的结论。于是,这一融合了整个黄河流域文明的新的兼容并包的内核,也就成为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内核,在历代统治阶级的积极提倡下,成为了统驭整个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基础
国外的东夷
(秦代至唐代史书所指称的非华夏的域外文明)(一定要与第一部分严格区分!)
秦以后的东夷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华夏文明的三股文化来源,转来指向非华夏的域外文明,这一点同戎羌系,苗蛮系是一样的,只不过东夷已经完全融合成华夏,而戎羌系和苗蛮系则分别有部分未完全融入中原文化,其代表就是现在的羌族和苗族,这两个民族是戎羌系和苗蛮系文化的旁支,即未融入中原文化的部分,不过现在已经很少了。
夷本为商代方国名,夷字也不是从大从弓,夷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以席地跪坐的人的形象,可见夷国人已经有古中国汉族人极其先民固有的一些标志文化习俗。此国商代屡遭打击,直到商朝末年仍被征讨。大略周时此国已亡,遗民溃散,散布于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境内。这些人周朝只是保持着周人对于商人早期的关系,因此不属于诸夏。大略东方不属诸夏的人,这类人最多,于是所有东方的非诸夏人都被泛称作夷,比如莱人,莱和夷本为商代不同的方国,到周朝,竟然产生了莱夷这样的称谓。再说戎,戎固然尚武好斗的含义,但周人“文化”之后,这就成了文化粗鄙的意思了。事实上,不但西方的非诸夏人被称为戎,其他方向的非诸夏人偶尔也被称为戎,比如河北北部的山戎。这种称谓荒谬到周人的后族都成了戎了,所以竟然有姜姓之戎。蛮,显然指荆蛮,本意指的是楚人,是周人对楚人的一个称呼,南方的非诸夏人,楚人为大,所以这个方向的非诸夏人都被泛称为蛮,后世南方蛮人几乎遍地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东夷】)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