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善行与厚生
祆教强调善行,善行的目的是为了厚生,即要使生活富足。而要生活富足,就必须努力农耕和畜牧,这是高尚的职业,宗教上的功德。《破邪篇》提出的理想生活是“成家立业,牲畜、妻室、子女都兴旺。旱地灌溉,洼地排水。”它反对斋戒禁食,理由是“吃不饱就不能完成宗教的艰巨任务;吃不饱就不能拼命劳动…..宇宙以食而生,以不食而死。”这些要求,主要为达到发展伊朗高原当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之目的。
为此,祆教还创制出三善救赎说:“善思”、“善言”、“善行”、
“善思”是指要笃信和崇敬阿胡拉马兹达,不允许妄自尊大,不可亵渎神明,不得心怀邪念。
颂和赞美神主阿胡拉马兹达及其六大从神,严守口戒,不得撒谎、行骗、争吵、漫骂,不可妄行污蔑和诽谤。
“善行”是指要虔敬诸神,严守教规,不犯戒律,勤事耕作和养蓄,力行乐善好施、扶弱济贫。
三善不仅是宗教信条,而且是道德规范,久而久之,乃成为波斯民族的优良传统。
善恶对立的宇宙观,弃恶取善的社会观,善必胜恶的来世观,“三善”救赎的道德观共同构成了祆教完整的哲学体系。
五、祆教之主要仪式
祆教仪轨尽载于《阿维斯陀》,非常反复庞杂,本问所记仅为其中主要部分。
(一)祭祀。祆教祭祀既有公共场合的祆祠,也有单个家庭的礼拜。所拜诸神以阿胡拉马兹达为主,其次为水神阿娜希妲。因此二神与伊朗人生活密切相关,其余则是其他神祗。
1、祭火:火为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之化身,故为祆教信徒最重要之祭祀。祆教建有专门之火祆祠,遍布各地。而祆教徒每日必祭火三次,于自家炉膛献祭,祭品由清洁的木柴、香料和一小块脂肪组成。
2、祭水:公元前5000年,伊朗雅利安人居住地就开始沙漠化,水源变得异常珍贵。人们认为水是诸神的创造,所以定期向水献祭。祭品由牛乳和两种代表水的滋养的动植物组成。
3、诸神祭:伊朗人也向诸神献祭,以求得今生来世的各种幸福。祭品有植物和动物。动物以牛、马为主,特定的动物献给特定的神祗。植物最主要的是豪麻(一称胡姆)。据《阿维斯陀》所记,豪麻是一种绿色植物,肉厚多汁,芬芳四溢,酿酒功效尤好。但豪麻为今何物,却难以考证了。
(二)节日:祆教有七大节日,起源于伊朗雅利安人的原始信仰,由琐罗亚斯德将其发展同阿胡拉马兹达与六大从婶联系起来。分别为:
1、元旦节。最重要节日,因为它标志着寒冬已去,暖春来临,象征着正义的最终胜利和永生的来临。
2、仲春节。献给大地之神。
3、仲夏节。献给水神。
4、收谷节。献给大地之神。
5、返家节。献给植物之神。
6、仲冬节。献给动物之神。
7、万灵节。献给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
每逢节日,祆教徒必盛装,会聚于各地祆祠,献祭礼拜。节日祭也是祆教徒必尽之两大基本义务之一。
(三)祈祷
1、时辰:祆教将一天分为五个时辰,分由五位神祗保护。每一时辰都须祈祷,一日共五次,称之为“班达吉”(意为“服侍”)。此为必尽之两大基本义务之一
早期的祈祷辞可能取自《迦他》或者用迦他语写成的“真言”“咒语”之类。自琐罗亚斯德死后,祆教祭司创作了一本专门用于每月祈祷的经书,称为《七章书》
2、信经:早期祆教徒还以“信经”形式表达基本信仰和宗教义务。《信经》共九节,迦他语写成,当信徒入教时,都要作为誓词整段念诵。每天祈祷也要念诵。
(四)洁净:祆教教义曰宇宙初生本位清净无垢,自被恶魔入侵,破坏后污染。因此每一教徒,应尊阿胡拉马兹达召唤,奉行洁净律法,以还宇宙本来面目。
祆教徒将事物严格甄别为洁净和不洁净两类,信守奉行。对水、火之洁净,尤为严格。在其眼中,用水清洗污秽是不能接受的,用火焚烧垃圾是不可想象的。
祆教徒强调ròu_tǐ洁净,每日每次祈祷前必先清洗脸、手、脚。如遇重大仪式,必大净洗,并全身换上新衣。
祆教徒将食物分为可食与不可食两大类,入口食物,要保持清洁。食器不可混用,食品分而处置。
尸体为不洁净物,故人死后,会被送至“天葬台”,任由飞禽走兽啄食。余下骨殖被收入石壶,另外埋葬。
万一被不洁之物污染,一定要举行特殊仪式除去。
总之,祆教徒洁净之礼异常繁复严格,多者尽有“九天之濯”的洁净礼。
(五)成年礼:儿童15岁视为成年,举行成年礼。届时,祆教社团全体成员参加。在祭司的指导下,成年少年腰间系上长带,共绕三匝,前后各扎一个四重结。祈祷前自行解开,礼毕系上。此圣带为祆教徒标志。绕腰三匝意为善思、善言、善行等三善之礼,当常记信徒之心。
六、祆教之组织结构
最早的祆教祭司仅负责信徒之宗教生活。随着时间推移,渐形成一特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拜火教资料】)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