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一够,她转头就去季氏货栈和李先生商量,说她要和宋人一样,组一个讲唱社团。
李先生要是摇头,她就吵起来。
东坊里的宋商不是都喜欢起会社?不是都说这就是宋人风俗?
不提别人,东坊不是有七八个小宋商起了一个抄书会?
他们淡季没事时抄书互借。大娘子为了能白看几本走私不来的汉书,在淡季无聊的时候
也参加了他们的抄书会。
坊规没有禁止组会社,她许淑卿凭什么不能开个头?
她就想和坊里兄弟姐妹们起个团社、团会一起唱唱歌。
李先生没办法,只能请大娘子决定。大娘子因为被许姐姐吵得太烦,就随口让她赶紧去组,不要再缠着她。
结果,因为她这一开头,坊里的各种团会五花八门全都跳了出来,数也数不清。
最小的团会甚至只有一个人。
而坊里最大的会社就是她的讲唱社,足足进了三千人,连她小蕊娘也参加了。
许姐姐本来谁也不认识,也不出门去玩。大娘子忙的时候,她就经常一个人在季家小院里唱歌。但坊里好多姐姐哥哥们,路过老街时都来找她玩。
她安排的每一次社团活动,经常是全坊十分之一的坊民参加,十分之三的坊民亲情协助。
就算是季三哥和坊里哥哥们,他们一起出去捕渔打劫都没这么热闹。
东南西北四个坊全都等着观赏。
就连驻马寺里的佛典佛祭,和尚们都会请许姐姐的讲唱社去表演。
——这样两位出色的姐姐,她怎么能和她们相比?
她有自知之明。
她操船不快不慢,采珠不多不少,坊学的成绩不高不低。
她在家里说话时,就连爹爹妈妈都没空听,更不要说在坊里了。还有,她最羡慕地就是许七姐姐,许七姐姐一个人呆着,也能和自己玩得开开心心。
她和大娘子两个人一起玩,她照旧很高兴。
等大娘子没空陪她时,她想找人玩的时候,永远都人愿意陪着她。
许七姐姐绝不会和她小蕊娘一样,会害怕没人和她说话,没人和她玩。
而且,她太小了,再过三个月,她才能满十岁……
那两位姐姐,都已经订亲了。
“公子说,他在大娘子面前是万死的罪。但毕竟还是有一点,以往是从不叫大娘子伤心的。他自问,这些年来唐坊里的事除了大娘子开口,他是从不多说一句的——但外人却未必如此。”
季青辰一挑眉,知道王世强说的是:
楼云刚到东海就要扶季辰虎上位,和他王世强比起来,这位国使大人才是不得不防。
“回去和你家公子说吧。我只盼着,他以后对我唐坊的事,也能和以前一样不多问一句。这样,也就算我和他没有白结识这一场。”
左平听着,觉得她的语气平缓,并没有多少深怨的样子,不由得暗暗欢喜。
他刚才也只是说句客气句,大娘子回的也是客气话。
开坊后,公子手里拿着最要害的几十个码头仓库,只要是坊中大事,她都会主动找他商量。
他犯得着去多说一句?
但现在,左平只盼着能在她面多说几句,他才能替公子开口相约:
最好能和以往一样,约个晚饭后的时间,让公子在坊外的海滩上与她见上一面,两人能平心静气地把以后的事情说上一说:
比如陈文昌退回画像的事,
比如江浙海商打算向陈家提亲的事,
比如楼云此人在泉州收受蕃商赠送的夷女美人,还曾经被言官弹劾,所以万万不可相信。
更重要的是,扶桑内乱后,唐坊的打算是什么?
因为这些年的金砂供奉,韩参政府中,当然有她季青辰的名字。
韩参政当然会希望这类供奉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更何况现在主和派中没有一位重臣能与韩参政相提并论,她不可能不知道。今日她夺回唐坊产业出一口怨气就罢了,难道还真要和福建海商联手?
要是惹恼了韩参政,她此生都无法踏上大宋之地。
黄纲首是不好意思追问的,公子只要和她见一面,说上几句,却能大约地猜测出来。
公子也想当面劝劝她,他自然会为她在韩府中周旋,不至于让她为难,但如果扶桑太乱,她要迁回坊民,还是迁到他明州去吧……
去了大宋,不需要担心被扶桑人欺负攻打,她的两个弟弟季辰龙和季辰虎,未必一定要得这个坊主之位。
在明州蕃坊里,蕃女们出头和官府打交道的事情也很多,也更容易让官府放心。
她如果想让李海兰或是让许淑卿续任坊主,让她们学着安排坊民们在本地定居,安排他们以后的田地屋子……
在明州城,他也可以帮她一把。
却又听她道:
“从此以后,我与他,也不必再见了。”
长街寂静,远处海面上传来的曲声已经消静,唯有月光静谧……
波光荡漾,渔娘们分食了泥炉里烹煮出来的鱼糊杂菜。
她们轻摇着千条平底渔船,随波。
在水浪声中,她们不时回首,仰望着五艘相连的甲板上。
月光下有十六乐伎管弦同奏,佳音佐酒。
船板上的宴席里,楼云为主,坐在正位。副使秦从云及属官三位、王世强、陈洪纲首七位左侧做陪。
右边的客席横案后,式部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92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92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051 宋地江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邹邹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