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更知道,她并不肯听。
他只能收了信。
举着火把的护车坊丁们都在三四步之外,车里只有一个小蕊娘半揭着车帘,容他和女坊主说话。
他便用王世强教他的话,低声道:
“公子说,三年来,都没能和大娘子正经说说话。韩府里的事多,他也没能和往年一样在唐坊一住就在大半年,帮着大娘子理理唐坊内务。大娘子也早就不需要他多嘴了。但唯有一件,他实在为大娘子悬心。”
语气虽卑,毕竟还是提醒着她:
开坊这些年年来,不提四明王家和她联手建坊的情份,仅提他与她私人的情谊:
除了男女之情,他王世强就没有一丝可取之处?
她不动声色,只是听着,左平便暗暗松了口气,知道没让他闭嘴就是大喜。
“公子说,三郎也好,二郎也好,都是大娘子的弟弟。海兰姑娘也好,许七娘子也好,都是大娘子在坊里的得力臂助。公子为大娘子设想,这四位虽然都好,却都和大娘子同岁。而大娘子向来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
她听到这里,并不意外。
她发现这一世是穿越到南宋,然后再发现北宋灭亡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从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担心起蒙古南下,大宋灭亡。
如果不是发现王世强这样的宋商居然还有北伐的志气,她对南宋的印象完全就是国弱兵疲,根本无法反抗蒙古。
不提唐坊贸易要依靠南宋的繁荣,只提她如果不嫁回大宋,而是招婿进坊,唐坊内的形势就很简单:
只要不出大差错,南北坊互相牵制的情况下,季辰龙和季辰虎很难与她争夺坊主之位。
假以时日,她这坊主只会越坐越久。就算有时候需要把位置让出来,她也有足够的能力选择对她有利的候选人,比如李家三姐妹和许淑卿。
季辰虎喜欢用蛮力解决问题,他做坊主对唐坊这样的中转港商埠有害无利。而季辰龙如果做坊主,她可就得担心在唐坊无立足之地了。
他曾经向她提议,完全效仿宋制在唐坊里建季氏祠堂。
她还没有开口拒绝,季辰虎就已经是暴跳如雷。
因为季氏祠堂里,季氏长房是季辰龙一家。
二郎才是长房嫡子。
也许二郎只是仰慕大宋的文化,但她只会选择对唐坊有利同时也对她有利的东西。
去年她主持新建的季氏祠堂,完全是为了让三郎行成年礼。免得他嚷着要改姓。祠堂的规制并没有按宋制,里面并列了季家父母的牌位和父母两家的亲戚。
从而也就没有什么长房和二房的区别。
这也是季辰龙提议的,她当然就接受了他的好意。
她听说福建移民到台湾岛上开荒时,因为要和南洋番民、港口山民们接触等种种原因,所以在家中经常是供奉夫妻双方祖先的牌位。
唐坊与之又有多少区别呢?
季辰龙并没有足够的理由再坚持。
这样的情况如果保持下去,甚至二十年后的下一任坊主都会由她指定。
她把季蕊娘养在身边,并不是没有原因。
尽管,她对季蕊娘这十岁孩子的寄望,并不是让她做坊主。
“公子说,蕊儿姑娘将来长大,未必不能如大娘子所愿。她将来和李姑娘,许娘子她们不相上下,当然也能帮着大娘子来打理唐坊。”
左平并不抬头去看车帘后的季蕊娘,只是说着。
小蕊娘闻言却是吃了一惊。恰在此时,季青辰也瞥了她一眼,似乎没有打断左平的意思。
她向半揭的帘后又躲了躲,耳朵却竖了起来,想听听那王世强怎么说起了她。
虽然极是讨厌那姓王的,在她心底,毕竟欢喜了起来:
终于有人把她和李三姐姐,许七姐姐相提并论了。
谁都知道,大娘子在坊里最喜欢的就是李家三个姐妹,还有许七娘子。
甚至还有人传说,如果大娘子不是决定嫁到明州城去,而是愿意一直留在唐坊,将来这唐坊坊主之位,说不定会从海兰姐姐和许姐姐她们之中选一个出来。
里老会未必就通不过。
南北两坊里,也不见得人人都反对。
大娘子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但她小蕊娘又算什么?
她苦着小脸,悄悄地看了一眼暗影里的大娘子。
她正侧着脸庞和左平说话,借着车门几步外库丁们的火把金黄,她能看到大娘子漆黑的眼睫,还有泛金的眸。
她知道,在大娘子心里,她小蕊娘是不可能的和两个李、许两位姐姐一样的。
她不能和海兰姐姐一样:
海兰姐姐水性最好,操船最快,采珠最多。甚至海兰姐姐平常都不爱说话,但只要她一开口,坊里的成年姐姐们都会觉得有道理,愿意听从。
坊里上千的姐姐们一起出海,一起去打渔时,只要是她轮值当头领,大家收获总是最好最多,回家也最早。
她小蕊娘也不像许七姐姐:
坊里会有人会不喜欢海兰姐姐,不喜欢季二哥和季三哥,甚至还有不少人心里不喜欢大娘子,只是不敢说。
但没有人不喜欢许七姐姐。
她亲眼见过,许七姐姐喜欢唱歌,她也会突然从大娘子屋里翻出一卷佛经变文,讲一些稀奇的鬼怪评传。
这位姐姐在季家小院时,常常嫌一个人唱歌无聊,埋怨大娘子没空听她讲变文。
但她只要气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92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92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051 宋地江潮)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邹邹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