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备检索。
其中汉代有扬雄的《仓颉训纂》,和杜林的《仓颉训纂》《仓颉故》;
魏晋之后,又有张揖《三仓训故》和郭璞《三仓解诂》;
其中,《隋志》中着录《三仓》三卷,并注云‘郭璞注’,可见唐人所见者,仅郭璞《三仓解诂》而已。
《仓颉篇》虽然是《史籀篇》的继承和发展,收集了当时的简易便捷之体,但随着华夏文字不断发展并演进,到了汉代,尤其是是东汉,《仓颉篇》所收之字已大多成了古字、难字和希用字,所以不便实用,其少人问津的历史命运便在所难免。
自史游的《急就篇》问世,《仓颉篇》便少人问津而渐次式微。
到再后来,唐人修《隋书》,便只着录《三仓》三卷,到了明人修《宋史》时,便不再提及《仓颉篇》。
所以有学者据此推断:《仓颉篇》亡佚于宋室靖康倾覆之际;但据常理推测,其失传的时代或许还要早,大致在唐宋鼎革之际。
状态提示: 问答调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241584.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158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15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问答调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中丞佐吏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4158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4158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问答调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中丞佐吏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