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已经出现了两份本地报纸,《新鲜卑利亚日报》和《西疆早报》,前者主打时事新闻,后者侧重商贸信息。
面对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德国商人,美国商人,英法商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对面属于俄罗斯帝国,却由各强国联合管制的自由贸易区,接受各国居民自由往来,倒是不妨试试水。不过俄国政局不稳,在此之前不妨在中国这边打个前站,多收集些商务信息。
被俄国方面破坏严重的西伯利亚铁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
三十万日本“罪犯”和旗人劳力,在警政部劳动营富有效率的组织下,在奖惩结合的刺激下,也是在刺刀和子弹的威压下,以最大的热情投入了这一场激情四溢的劳动改造活动。
中国的技术工人开动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劳动营分包的服务商则在营地开设各种服务设施,主要供那些工资很低,但毕竟还有些余钱的特殊劳动力们可以通过劳动竞赛评比的优胜消费解闷,也刺激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以分段施工的形势,沿着老废墟就地重建的西伯利亚铁路,不但从单线变成了复线,而且已经完成了三成路段的通车,整个工程已经过半。
按照交通部的铁路专家和**第三方的工程验收机构评级:这是一个奇迹,但他就这么发生了。
------------
黑龙江,松辽盆地,大同镇。
一个新城市,已经隐隐显出了雏形。
随着五个月前松基三号井发生井喷,这一片原本会在半个世纪之后震惊世界的东方油海渐渐揭开了面纱。
借助改进的钻探设备,以及中美各专业公司的各项新技术,尤其是泥浆涡轮钻头,大庆油田的达产速度超出想象。
原本历史上,发现大庆油田的当年,其年产能力就达到了五百万吨。在这一时空,由于郑宇坚信这一地区的石油储藏,配套的输油管道,炼油厂,油罐列车,油库早已配套建好,打井更是不惜功本,几座高产井先后投产,仅仅五个月时间,新命名的大庆油田已经出油高达三百二十万吨。
从地底奔涌而出的石油,为北方的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注入了新鲜血液。炼油剩下的沥青和油渣直接拿去筑路,就地支援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
---------------
鞍山。
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地而起,大机器的轰鸣打破了原野的寂静。
根据皇室产业的整体规划和东北开发计划的总体安排,鞍山作为辽宁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依托周边丰富的煤铁资源,辐射整个辽宁,各主要企业几乎同时开工建设。
借助在国战期间已经试验成功的焙烧还原技术,鞍山钢铁公司第一期八十万吨钢材,一百万吨生铁,配套的采掘,洗选,磁选,以及石灰石矿,硫酸厂和炼焦厂等已经投入试生产。
作为重点项目之一,皇家万里农机公司在沈阳新建的农业机械生产线已经投产,暂时还要从关内运输板材,未来将直接采用鞍钢轧制的钢板。
阜新和抚顺的煤矿已经投产。
抚顺煤层,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厚度煤田,煤层厚度惊人,开采经济,产量高,投入小。尽管主要产品都是动力煤,很难作为焦煤,但用于北方的机车,发电,工厂动力是再合适不过了。
廉价的抚顺煤装上了列车,向着北方的各工业区和居民区滚滚而去,如同巨人的血管中奔腾的脉搏。
一个大型汽车生产基地,已经完成了规划选址,就放在沈阳。
丰沛的水流,肥沃的土地,便利的交通,充足的劳力,让这座东北的心脏,辽东古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浑河两岸,崭新的工厂区,廉租房,工厂宿舍,新式住宅小区都已经拔地而起。正如后世所一再验证的,区域产业集群将极大节约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经验扩散和物料运输的成本,并形成智力和资本的聚集效应。
未来的沈阳,将成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汽车城,并带动起一整套的资本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链条。
---------------
大连。
这座海滨城市,借助海洋的调温作用,在冬季依然保持了相对适宜的气候。北方,尤其是东北的大开发,也为这座海港城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作为帝国海军北方主要驻泊港口之一的旅顺,由于东北亚国防局势的根本改观,炮台的大炮已经陆续拆除大半,转运到作为中国租借地的日本军港。大连湾得到了极大的扩建,新建了更多的深水泊位,扩建了货栈,远洋货轮和油轮出入不断,整个城市的人口也如同吹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
旅顺海军船厂,和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其他所有船厂一样,到处是叮叮当当的锤击声。很多造船技师身边都跟着两三个学徒,打着下手,也仔细观摩着师傅的举动。
尽管通过流水线拆解大大简化了工序,但造船工人对于技艺和经验依然有着很高要求。
由于气候相似,大连的海军船厂吸收了大批原日本造船工人和技师,经过技术交流,这些人熟练的技艺和严谨的工作习惯,认真负责的态度,都得到了高度认可。中国方面还特地组织人员进行观摩学习,切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9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9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零一章 国(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星空漫游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