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1906-1907财年预算,仅联合王国本土的预算收入就跃升到二点二亿英镑,并且宣布发行多达两亿英镑的国债,以“补充国家建设开支”。
海峡对岸的法国欢欣鼓舞,总理克列孟梭称赞大英帝国“迈出了富有远见的一步”,并且对于“英法全面合作机制”抱有“越来越强的信心”。
-
面对英法两强掀起了扩军狂潮,德皇威廉二世不甘示弱,立即指令内阁和军部,制订了一个新的扩军计划。
尽管德皇对社会民主党人和立宪自由派“混入军队”依然秉持谨慎,但仍然滞留在中国走访各地的威廉皇太子显然打动了自己这位自视甚高的父亲:“……中国的胜利,源于对国民力量的全面动员,而德国目前的战略态势看似有利,根本却在于德国自己是否可以首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能够在自足的基础上取得长期性战争的胜利……对国民的发动依赖于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以及民族主义的舆论宣传,德意志要打破英法的封锁,要确保面临英法美的军事进攻依然保持优胜,就需要扩充军事实力和潜力,并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方面的合作……”
“……国家的全面动员,挖掘全民族的战争潜力是必须的,至于左派社会党,我相信陛下有足够的指挥和威力让他们无法为恶。中国人开创了一条总体战的路线,而德意志必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得更加精彩……”
修订后的《德意志帝国军事防卫纲要》很快出台,引发了德国内部的广泛争议。以左派社会民主党为首的议员普遍质疑其必要性,但当德国舆论开始大肆宣传英法的扩军,并且罗列了英法两国媒体众多仇德言论之后,左派的质疑成为了冷嘲热讽的对象。
最终通过的防卫纲要提出,德意志帝国的常备陆军将高达一百三十万(正好比英国人以及法国人的计划多十万),并进一步扩大预备役建设。德国陆军将加速实现摩托化,合成化,重火力化,其目标是“维护欧洲和平不会遭到某些西方强国的破坏”。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方面也不甘寂寞,纷纷宣布了野心勃勃的扩军计划。甚至土耳其苏丹也宣布了“军事现代化”计划,甚至宣布“裁减宫内开支”以“复兴国家”。一些人老珠黄的妃嫔宫女乃至阉人离开了奢华的苏丹宫廷,通过对俄军事行动尝到甜头的哈米德二世苏丹决心“仿效中德,铁血强国”,居然有了几分励精图治的样子。
这一场军事竞赛,在整个世界嗅到了不详的味道。
悲观的政治评论家纷纷预言,当各国的五年扩军计划完成,从一九一一年新年开始,“一场席卷东西方的决定性大战”就会进入倒计时。
在后世,描摹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引用温斯顿?丘吉尔的《铁血世界》:“……与上个世纪一样,新世纪的开端起自一个超强大国的军事胜利,而且都伴随着一位皇帝个人的传奇。唯一的差别,上一次这个强国位于欧洲,这一次位于亚洲。而这个差别,似乎也预示这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649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649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十七章 激荡的世界(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星空漫游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