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第132章 国歌军歌(1/2)

文/海角思路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 本章字数:1846  |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txt下载 |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重生之少帅东北大帝抗日之乱世英雄文体时代霸行三国清末文抄公乱世国宝未央金屋赋谋将三国红色倾世狂妃:废材四小姐抗日之特战精英逍遥江山

奉天殿。/p

朱棣端坐龙椅,抛出一个议题:/p

“《精忠报国》《男儿当自强》,此两首歌,哪个更适合当咱大明的国歌?”/p

此议题一出,众臣哗然。/p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是用来歌颂与鼓励一个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的。/p

这是一个重大的议题,谁都不能轻易妄言。/p

但《精忠报国》和《男儿当自强》,两首歌,都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积极向上!/p

两首歌,都有足够的理由,成为国歌,但要选择其一的话,确实难选。/p

“陛下,历朝历代,皆无国歌一说,今陛下破天荒,提出国歌概念,可谓开创帝王先河,仅此一项,就可冠绝历代帝王;”/p

“臣以为,国歌一事,事关重大,需邀请在京五品以上文官武官,共同协商讨论,方才显得重视隆重;”/p

杨士奇出列,恭敬的回答。/p

“臣等附议!”/p

朱棣的内阁成员,一直赞同杨士奇的说法。/p

“准,杨阁老,你安排。”/p

朱棣说完,端坐龙椅,闭目养神。/p

杨士奇立马吩咐下去,快马加鞭,召集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前来奉天殿陛见。/p

一时间,武官骑马,文官坐轿,有的甚至来不及整理衣冠,就急匆匆往奉天殿赶。/p

皇爷召唤,哪个敢慢待。/p

所以,不多时,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来到奉天殿,按照各自的位置,整整齐齐的站立着。/p

“诸位臣工,朕今日召你们来,是想和你们一起商议,确定一下咱们大明的国歌。”/p

“朕已经物色了两首歌,《精忠报国》和《男儿当自强》,一会你们先品评一番,讨论一番,咱们最终确定一首,当咱大明的国歌。”/p

朱棣说完,示意涂德海,把两首歌的歌词,分别发给每一个臣子;/p

随后朱棣吩咐赵辉,分别认真演唱一边两首歌。/p

于是乎,整个奉天殿,静悄悄一片,唯有赵辉天籁般的歌声在回荡;/p

两首歌演唱完毕后,大家的讨论,激烈起来。/p

朱棣依旧端坐龙椅,高高在上,不住地环视文武百官。/p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和一群武将们聚在一起,大声的吆喝着,激烈的讨论着;/p

杨士奇、杨荣、胡俨、黄淮等人身边聚齐了几乎所有的文官,大家讨论的也很热烈,甚至有激烈的争论;/p

朱瞻基则老神在在,默默的站在老爹朱高炽身边,两边都不参合。/p

“爹,您觉得哪首歌,更适合当咱大明的国歌?”/p

朱瞻基小声问朱高炽。/p

“儿啊,不是爹觉得,是老爷子觉得。”/p

“以爹对老爷子的了解,他老人家心里早就有了定论,只是除了他自己,谁都猜不出他的定论。”/p

太子朱高炽小声的给朱瞻基说。/p

“爹,刚才我已经听得有些明白了,武官和文官的选择,明显不同;”/p

“武官们更偏向《精忠报国》,因为这首歌更符合他们的口味;”/p

“文官们更偏向《男儿当自强》,因为这首歌更附和他们的价值观;”/p

“是呀,但老爷子或许也更偏重《精忠报国》,因为这首歌,也更符合老爷子的口味。”/p

朱高炽小声说完,瞥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朱棣。/p

“可是爹,儿子认为,《男儿当自强》当咱大明的国歌,更合适;”/p

“而《精忠报国》,则更适合在军中传唱!”/p

朱瞻基小声的说道。/p

“呵呵,儿啊,别乱说,帝心难测,当心祸从口出。”/p

朱高炽小心的提醒道。/p

“诸位臣工,商议的如何了,可有定论?”/p

朱棣的声音响起,大家立马结束争论,安静站立。/p

定国公徐景昌出列,恭敬的说道:/p

“启奏陛下,臣以为,《精忠报国》堪当国歌。”/p

徐景昌作为徐达的后人,徐家在面对朱棣靖难起兵时,分成了两派。/p

徐达长子徐辉祖率领朝廷军队屡次阻击朱棣;/p

徐达第四子徐增寿则为姐夫通风报信,最终被朱允炆所杀。/p

朱棣即位后一方面打压徐辉祖,另一方面追封小舅子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湣;后进封为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p

从此徐家两国公派系出现,但长房魏国公一直留守南京,而定国公系则跟随朱棣迁往北京并陪伴大明至终。/p

定国公一系,始终被朱棣视为心腹。/p

新城侯张辅也出列,恭敬的说道:/p

“臣也认为,《精忠报国》堪当国歌。”/p

张辅是张玉的儿子,张玉是燕军起兵以来第一位战死的大将。/p

朱棣发动靖难,进攻南京时,南军盛庸背城列阵,朱棣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后又冲其中坚,结果被盛庸重重包围。/p

张玉、朱能均率部相救。/p

朱棣与朱能会合,乘机突围而出。/p

张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p

公元1402年九月,靖难成功后,朱棣追封张玉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后追封为河间王。/p

张玉死后,其长子张辅也是不负父望,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最后受

状态提示: 第132章 国歌军歌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131章 哪首更适合当国歌 返回《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目录下一页:第132章 国歌军歌(1/2)(快捷键→)

推荐阅读谍影:命令与征服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满唐华彩我娘子天下第一黜龙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扼元迷踪谍影大唐腾飞之路红色莫斯科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