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整夜的雨,天气格外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毕竟秋季向来如此。
母亲在大街上做些饼干果类生意,一二十来岁年轻小伙沉默不语地挑选着饼干,双目无神,动作略显仓促,这与其他大街上同龄人的朝气蓬勃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反感的,想来也是赶集的好日子,看到这幅面孔多少有些闹心;母亲却是丝毫不在意这些的,也并不打算在意,只是以一种较快的包装方式把饼干打包递给了他,付款后他便匆忙地离开了,貌似还伴随有“呜呜呜”的三轮车马达转动声。
“他的妈妈前一段时间离世了。”母亲转身叹口气接着说,“人啊,这辈子也不知道活什么。”我愣了神:“是因为什么去世的?”
“癌症,不好治,查出来已经晚期了,就跟你外公那时候一样。”母亲无奈地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我小时候不懂情感,只会看大人们哭笑我就哭笑,现在我更懂母亲的这种无奈和心境。
“可怜他一家老小全指望着一个顶梁柱,现在成了孤苦伶仃的一个父亲了,还好有这个儿子,要是是个女儿,嫁出去了,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母亲的眼里反射着路上渐行渐远的行人们的背影,他们或结伴出行,或一家老小集体出动。
远处电线杆上的鸟儿似乎都是一家人,在同一根线上叽叽喳喳交谈着,享受着惬意的生活;电线杆之间用电线连接,使电线杆不再孤寡;后面的房屋也都成对接着,互相倚靠,互相依靠;就连天上乌黑的云都聚集了起来,渐渐在太阳的照耀下变白,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白头到老!而尘世间的孩子父亲却无法与隔着一片天的孩子母亲团聚,互相依靠,甚至交流都是通过冰冷的坟墓和两三朵花来传达,无法在一起享受安逸的生活,更无法白头到老,何等的嘲讽!
晚上我和父母亲吃饭时,我好奇地问了一句:“那天那个男的给谁做的蛋糕?”
“给他老婆做的,伤心哦。”正当我满脑子的疑惑时母亲又补充说,“人在时没想着做过一次给她,现在人不在了,想起来那天是她老婆的生日,做好后直接就带去坟头,还经常有人看到他去他老婆坟头呆坐着;就今天那个来买东西的(年轻小伙)就是她儿子。”父亲冷不丁的来一句:“个就是X户的那家啊?是伤心,本来一家人好好的,突然他老婆就得病。”父亲向来喜欢四处闲逛,知道这些消息我并不惊讶,但母亲后来对我耳语:你爸那时候相亲对象就是那个女的,后来你奶奶看不上,没成,没想到现在就没了,真要一家人命哦。
我情不自禁地看向了光滑的水泥地,那天他抽的第二根烟的烟头和黑灰早已不在,但他的行动却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吹来一阵风,凉爽的刺骨,看来秋季也并非总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475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47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章 寡父)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阮克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