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郑国公府的时候,已经是晌午,差不多三点左右,此时已是深秋,阳光开始变的惨白无力,一切显的有些昏昏沉沉的。
郑国公府和胡国公府一个在城南的平康坊,一个在城北离皇宫不远的曲江苑,一个城南一个城北还是有不近的一段距离。
秦轩和秦霖刚出皇宫,衣服都还没来得及换就被那群老货拉去喝酒,现在两个人穿着盔甲走在长安的大街上,回头率还真不低。
看着路人向他们投来的目光秦轩突然有些后悔,他就不该克制,敞开了跟那几个老货喝,然后跟他们一样喝桌子底下去,一马车就送回家,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平康坊和曲江苑,这两个地方就跟现在的汤臣一品,碧桂园这种高档住宅差不多,能住这两个地方的人,无一不是朝中的高官勋贵。
从平康坊到曲江苑,一路上要经过西市,崇义坊和兴义坊,长安城不管是对曾经的秦轩还是现在的秦轩来说,都充满了新奇。
秦轩也很想看看这座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城池究竟是什么样的,带着这份好奇,秦轩开始和秦霖像逛街一样放慢脚步,欣赏起长安的一切。
至于路人投来的异样眼光,秦轩也已经释然了,他这怎么也算是德胜凯旋,人家看他的眼神除了好奇,更多的是尊敬,他又不是那些小说里面欺男霸女,整天正事不干,专门嚯嚯百姓的二傻子,他怕啥。
长安的东市和西市是整个城池专门用来交易的地方,由于位置的不同,东市慢慢已经演变成一个类似于现代综合农贸市场的地方,主要以生活用品,粮油肉菜为主。
而靠近的平康坊的西市则更得异国商人的青睐,与东市的市井乡土气息相比,西市更像是一个国际化的贸易中心,绫罗绸缎,珠宝首饰,陶瓷玉器,牛羊茶叶,这里也是长安显贵们光顾最多的地方,自然也比东市热闹了不少。
晌午时分,不管是东市还是西市,此时都达到了贸易的高峰期,走进西市,牵着骆驼裹着头巾的大胡子人,金发碧眼叽里呱啦说着秦轩耳熟但是听不懂的外国语言的西洋人,来往的贵妇高官无一不是衣着华丽,气度非凡,或许这就是盛世该有的样子吧。
离开西市,再往前走就是崇义坊,这里和长安的贵族圈只隔着一个西市,但是当秦轩走进崇义坊的那一刻,他仿佛从一个太平盛世走到了一个乱世。
眼前的崇义坊没有秦轩想象中的大宅院,没有宽阔的青石板路,一眼看去只有坑洼不平的地面,残旧破败的小瓦房,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
乞丐斜靠在墙角,身边只有一个被泥覆盖了本色的破碗,只有若隐若现的孩子的笑声在告诉秦轩这里就是长安。
前方几个男子满头大汗的回来了,身上的麻布衣服挂满了补丁,脚上的草鞋早已经破的只剩个底,但他们还是舍不得扔,布满汗水的脸上是苍白和不正常的青绿色。
不只是崇义坊,后面的兴义坊同样如此,到处破败不堪,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与这一切格格不入的,就是他们的眼睛,眼神明亮,充满了希望,他们的眼神,告诉了秦轩,这里就是长安,这里就是大唐,即将走向太平盛世的大唐。
想起西市的见闻,想起自己差点被纸醉金迷的繁华蒙蔽了双眼,秦轩明白了,史书上记载的盛世,所列举的例子哪一个不是上层权贵,只要权贵们衣食无忧,歌舞升平,可不就是盛世吗,至于最底层的百姓,盛世也好,乱世也好,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突然,秦轩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夜幕降临,街道上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喧嚣的夜市,行色匆匆的打工人,牵着手满大街撒狗粮的情侣,秦轩突然笑了。
“或许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吧。”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6章 盛世)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风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