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是赵王,齐王,楚王,秦王,晋王,燕王谁入主东宫,都是陛下的家事,我们作为外人,要把握好一个度。
几位亲王都是皇后嫡出的子嗣,在皇位面前都有一较高下的权利,现在说看好谁,真的为时过早。
至于燕王,希望几位伯父酒醒之后都记不清我们说了什么。”
此时的秦轩,在几个老货眼中不再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而是一个高深莫测,精于算计的老狐狸。
其实秦轩对这事也没有把握,他敢这么侃侃而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跟历史上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争储相似度太高了。
但只是有些相似,其实很多地方都不相同,贞观年间那个只是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和同为嫡子的李泰两个人争,虽然后来民间小说和众多影视剧里面硬塞进去个李恪,那也才三个人。
但是这里不同,晋王封号改一下,再来个韩王,加上刚断奶不久的燕王,都战国七雄了,人越多,背后的关系就越是复杂。
而且历史上的李承乾已经被立为太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他不自己作死跟侯君集造反,没人可以撼动他太子的地位。
这里的情况明显要比贞观年间的复杂的多,李岳登基十六年,东宫却一直处于空缺状态,赵王李岱是长子,而且是嫡长子,虽然平时唯唯诺诺,很是平庸,但是依照祖制,礼法,他都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齐王李华,楚王李嵩,一人才高八斗,谦逊儒雅,妥妥的仁君胚子,一人精通兵法,军中颇有威望,能看到当年李岳的影子,如果李岳有魄力打破祖制,不尊礼法,立贤不立长,文必李华,武必李嵩,二人不相上下。
秦王李恒和晋王李衡,结合历史,单从封号来看,这兄弟两最后登基称帝可能性最大,但是在这里,五位成年的嫡出皇子中,他们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一组,几乎没有赢的可能。
不过世事无绝对,他们兄弟两是五个人中唯一存在的同盟关系,而且被人所忽视,这也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他们大可坐山观虎斗,背地里悄悄发展自己的势力,等李岱,李华,李嵩三人的争斗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突然出现,给他们背后来一刀,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最后是兄弟两一决雌雄,还是一人主动退出,握手言和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燕王李庐,是目前年龄最小的嫡出皇子,而且算起来当年救柳瑶光他也出了不小的力。
如果不是碰巧遇到李庐出生,李岳大赦天下,既是柳瑶光被免死金牌救下,虽然不用死了,但也是奴隶,按照当时的大唐律法,是要充入教坊司的。
正是李庐的出生,免死,免罪两个buff的加持下,柳瑶光虽然还是贱籍,但也跟平常百姓无异。
正是由于受到另一个历史时空的影响,还有当年因为他的大赦天下,这才让秦轩对这位刚断奶不久的皇子颇有好感。
但也仅仅是有好感,并不代表秦轩真的看好他,单从实力来看,燕王李庐是最没有机会入主东宫的。
而且一旦其他五人有一个人反应过来,以退为进,皇位都轮不到他,但是这以后的时谁又能说得准呢。
如果他的五个哥哥依旧执迷不悟,做出自相残杀的事,等到李岳对他们彻底心灰意冷的时候,懵懂无知的李庐便成了李岳的希望,他大可倾全力培养李庐,只要不出意外,李岳至少还能活二十年,到那个时候,李庐刚好二十四岁,君临天下也未尝不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5章 秦轩的想法)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风易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