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媞站在石板桥的这头,看着桥那头的临秀,钟是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座桥的名字叫——外公桥。”
辛媞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骆屿年却是听得清楚。
“谁取的这个名字?”骆屿年倒是真的信了。
辛媞转过头笑了:“你还真信?”
“所以不叫外公桥?”
辛媞笑意更深,看着这座桥,回忆起来:
“我小的时候老听有小孩儿唱童谣,后来知道那首童谣的名字叫《外婆桥》,可是那个时候我对外婆的印象真的太少了,不清楚为什么会有桥叫外婆桥。“
“又一次外公带着我回家,我就奇怪,问外公为什么有外婆桥没有外公桥,外公笑了,指着这座桥告诉我说这就是外公桥。”
“我又问,为什么叫外公桥啊?外公笑着回答,因为过了这座桥就到了临秀,到了临秀我就能找到外公了。”
辛媞在跟骆屿年说外公桥的来历时脸上笑意不减,可声音却逐渐哽咽,泪水更是止不住的掉了下来。
骆屿年递上纸巾,笑的温和问辛媞:“你跟你外公关系很好?”
辛媞擦了眼泪,笑着回答道:“八岁之前我跟外公生活,在那之前我所有的记忆都是关于我外公的。”
辛媞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那个时候辛诚儒和白简宁很忙,他们没有时间再去照顾辛妤之外的另一个女儿,外公在我满岁当天就带着我回了临秀,八岁之前我长在临秀,我第一次说话叫的是外公,第一次走路摔跤是外公扶的,第一颗牙是外公拔的……”
“外公和外婆在白简宁结婚以后就离婚了,外公一个人带我多有不便,小时候我的记忆中白家一大家子是其乐融融的,二舅妈会帮我洗澡,给我讲故事,大舅妈给我做好吃的,还帮我收拾爱欺负我的白若庭……”
辛媞说起这些的时候笑的很开心,最后深深吸了口气感慨道:
“外公在的时候,真的很好。”
骆屿年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辛媞,带着淡淡地笑意,辛媞讲,他便听。
辛媞说完这些,擦掉眼泪,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笑着对骆屿年说道:
“走,我带你看看我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辛媞带着骆屿年踏上了石板桥,只是这一次过了外公桥也找不到外公了。
“我们去白家?”骆屿年开口问道。
“不去白家,去简家,我外婆家。“
“我倒是忘了简奶奶家也在临秀。“骆屿年的一句话让辛媞停下来脚步。
“简奶奶?”辛媞疑惑的重复的,听辛媞这么问骆屿年眼睛闪过一丝愧疚。
“辛媞,其实……”
“我想她更愿意你叫她简蕴女士,她对每个人都这样,好像不肯承认自己年纪大了。“
辛媞笑着打断骆屿年,骆屿年听辛媞这么说笑了,没在说什么。
辛媞看着骆屿年笑,突然开口问道:
“骆屿年,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骆屿年似乎没想到辛媞会突然问这个问题,怔了一下,然后郑重的点了点头:“信!”
辛媞疑惑的思考了一下,然后不停的点着头:
“我一直觉得外婆说的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不过很多人都相信一见钟情,我好像也有些理解了。”
“理解什么?”骆屿年不解。
辛媞却没有再说什么,朝着前面走去,骆屿年也不追问,跟上辛媞。
辛媞带着骆屿年穿梭在临秀的小巷间,给他指白家的大院在哪儿,领他看自己小时候玩过家家的地方,带他去吃自己最爱吃的街头的豆花,哑巴叔家,大井旁的白糖糕……
自从回国以后辛媞很少像今天这样感觉很安心,因为走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眼角眉梢也带上了笑。
她带着他不停的走,不停的讲,似乎想将自己所有的童年记忆都告诉骆屿年。
骆屿年总是跟着辛媞身后,脸带微笑的听着辛媞讲,两个人不停的走,直到在一道墨蓝色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辛媞看着眼前这座大门,微微叹了口气,转过头对骆屿年说道:“这就是我外婆家。”
骆屿年看着门上有些生锈的锁,笑着回答道:“我猜你带了钥匙。”
“你还真猜着了。”辛媞笑着从衣领里拉出钥匙上前开门,却在锁开的瞬间迟疑了一下,转过头有些为难的对骆屿年说道:
“这屋子自我八岁以后就没人住了,你要做好准备,里面可能有什么蟑螂老鼠、灰尘杂草之类的。”
骆屿年听辛媞这么说故意面露难色,做了个提气的深呼吸动作,然后笑着对辛媞说道:“准备好了!”
辛媞被逗笑,转过头推开了那道墨蓝色的大门。
大门推开的瞬间,辛媞愣住了,屋子里没有辛媞预想的蛇虫鼠蚁,没有杂草,甚至没有灰尘,一切都井然有序、整洁干净。
骆屿年走到辛媞身边,看着屋子内的情景问道:
“是不是你外婆找人打扫过。”
“不可能。”辛媞想都没想就否认了:“她根本不可能找得到人来打扫这里。”
“那是……白家人?”
“更不可能,她们连临秀都不让我外婆进,怎么可能来帮她打扫屋子。”辛媞十分确定的回答道。
“进去看看吧。”骆屿年开口道。
辛媞点了点头,带着疑惑进了简家宅子。
细细打量一番,辛媞发现确实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321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321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74章 临秀往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林嘉苏期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