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就是“当真实被揭晓,一切就将结束”。
褚星奇摸摸下巴:“那‘三次’,就是指我们有三次机会排序的机会?”
“应该是这样。”朴应贤道。
陈薇愁眉苦脸:“啊,我以前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就不喜欢语文排序题......而且这六个场景,看起来也都和没什么关系啊......排序肯定得有依据吧......”
陶术则是在猜想得到印证后,推了推眼镜,就绕着眼前这几个微观世界开始打量:
每个球前都有一根虚幻的金色绳索伸出来,连接下一个水晶球。
目前连接的顺序,就是他们之前经历过的场景顺序,分别是:
《咏史》、《登幽州台歌》、《行路难》、《登科后》、《拟行路难》、《贾生》
粗粗一看,确实大部分内容跟核心文本《将进酒》没什么联系。
现实,海上舰队。联合文学团就目前的情况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参谋团提出,这些场景的前后顺序,最大的可能性是跟韩国历史有关。
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资深者们经历六个场景的过程,各国文学参谋团都看在眼里。
几乎都与韩国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咏史》是映射韩国建国初的暴行。
《登幽州台歌》涉及到了韩国从封建王朝迈入大韩民国的来龙去脉,以及上层统治者。
《行路难》暂时众人没有看出来什么,但随后的《登科后》却明确无误是指韩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发家史。
《拟行路难》、《贾生》,则是与《登科后》联袂登场。大约也是指韩国的什么历史。
参谋团中的一位成员,托马斯·康纳教授,他就是最初主张“韩国历史映射论”的。
此刻,大声道:“必然是第一个场景!”
常教授代表中国文参团点赞了他的意见。
《登幽州台歌》涉及到了韩国从封建王朝迈入大韩民国的来龙去脉,按时间顺序来看,肯定是第一个。
但是对于第二个,就有点不同的声音了。
托马斯·康纳说:“是映射韩国成立初的一部分历史,我认为按时间顺序和逻辑,既然大家都赞同是第一个,那就该是第二个!”
也有人不同意:“咏史未必是第二个!它也可以映射阶级固化,这首诗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左思所作,他当时写下这首诗,就是因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现状!那么可能这首诗是在比较后面,韩国财阀掌握国家大权,上下阶级流动断绝的韩国现在!”
托马斯·康纳回敬:“您想过吗?涉及从朝鲜时期到韩国时期,就算是讲的‘阶级固化’,喔,我的上帝,我讨厌这几个可怕的词,就算讲的是这个东西,里面也讲到了从古到今,韩国历史上掌握国家的是同一群人,不也是你们总喜欢讲的‘阶级固化么’?所以才接在后面!”
争辩声之激烈,隔着维度,都能透过镜花水月的镜面听到。
最后,联合文学参谋团的大部分人仍然通过了托马斯·康纳的方案。
郝主任问常教授:“你怎么想?”
常教授道:“我也认为应该是实际上的第一个场景。后面几个具体的顺序,我不敢确定。但是《行路难》有极大的可能是在《登科后》、《拟行路难》、《贾生》这三个场景后边。”
“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丰朝出现的凤凰,与老凤极为相似,但又更年轻。而且,更重要的是:当贾生化作的凤凰和我们一起把妖魔们打落的时候,天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妖魔们连带它们的魔国沼泽,都被打进那个窟窿去了。那个窟窿那边有什么?”
常教授的发言逐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不少正在争吵的人都围住了他。
“小玉,你离凤凰最近,你从那窟窿里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常教授忽然通过镜花水月,问文本世界里的张玉。
张玉答道:“浪涛声,海。”
张玉的回答让不少人面面相觑。
“你们还记得当中的无垠海是怎么回事吗?”
常教授刚一问出口,不少人恍然大悟。
《行路难》当中,海鸟家族曾经说过,有一天,天忽然破了个大口子,有一整片黑沉沉的世界掉下来了。
无数奇形怪状的妖魔鬼怪被怪异的冷焰点燃,化作火球,烧成木炭,惨叫着坠入无垠海。
黑沉沉的世界被无形的力量打落海底,封在无垠海下的另一维度之中。
从此之后,无垠海才变做了坠魔海。
而海鸟们描述“冷焰”又与张玉的真理之火极为相似。
常教授道:“综上所述,我认为,大约是紧接后的。”
一位日本文学参谋团的成员问道:“那么常君认为,、、这三首诗又是谁前,谁后呢?”
常教授沉吟片刻:“应本就是这样的顺序。这三首诗联袂登场,共同打造了‘丰朝’这样一个大场景,大故事。而且这三首彼此之间看得出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圣贤’在群鸡和魔神统治国家后,因不甘同流合污而沦落贫寒,她日夜为这片土地祈祷,于是天赐凤凰儿,孵化出凤凰,化作贾生,试图拯救这个国家。”
“也就是说,我认为、、彼此之间的顺序,应该就是这样的。”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421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421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 170 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鹿门客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