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姑娘就是闻名天下的‘红狐’,今日得见,实属是我等三生有幸,又何谈得罪。”边向禽证实了自己心中的推断,更加震惊于眼前这位才二十多岁便闻名天下的奇女子。
“红袖才疏学浅,有愧天下名士厚爱。”
“姑娘久在山中修行,心无杂念,天下既有传姑娘盛名,自然是有根据的,姑娘不必谦虚,其实我等前来便是有求于姑娘的。”程锦尚说道。
瞿红袖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二位前来的目的,只是先生已驾鹤西去,恐怕二位的打算怕是要落空了。”
“名师出高徒,在下既然来了,若是姑娘不嫌弃,还希望指点一二。”程锦尚十分客气的说道。
“将军想要听什么?”
“人活于世,无非生死,若格局大些,也无非天、地、人三事而已。”
“都想听?”
“都想听。”
瞿红袖微微一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这才缓缓说道“天有常命,地无长形,对有的人来说,天、地、人是三件事,可对将军来说,无非就是一件事。”
“在下愚钝。”程锦尚看了看边向禽,有些疑惑的说道。
“将军此番前来,自是希望先生出山,以助将军一臂之力,成就不世伟业,对将军来说,那便是逆天改命、重整乾坤,所以,天地人在将军这里便只算一件事。”
“要逆天改命,重整乾坤,在下一个人做不到。”
“可你还是在做。”
“事在人为。”
“可有把握?”
“我麾下良将如云,府中也有谋士百余,可独缺一人眼观天下,决胜千里,所以,没有完全把握。”
“天下局势,已然是有五分明朗。”
程锦尚起身,躬身拱手,说道“还望姑娘赐教。”
瞿红袖微微一笑,缓缓道“将军请坐,赐教谈不上,但可以说道说道。”
“我等洗耳恭听。”
“如今天下,搅局者甚多,可真正能影响天下大势的无非四个人。其一,自然是当朝宰相秦庸,虽说大渊千疮百孔,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秦庸能幡然醒悟,重用贤能,大渊依旧可以是一条巨龙,正如当年昭帝中兴,大有可为;其二,北弃的图兰冰穆,此人在大渊为质十余年,对大渊的朝制、人文可以说是尽知尽解,其人又极富谋略,知人善任,再加之北弃人本就凶猛刚烈,北弃大军一旦突破北方防线,可以说以现在大渊的军力几乎很难与其抗衡;其三,渤州的陆守夫,渤州地广物博,人口众多,陆守夫有心,光在渤州一地便可筹集三十万大军,若开门赢天下客,可再增数倍,再加之其膝下陆文霆、陆文昭二子,自是如虎添翼,最重要的是,陆守夫离皇城最近,他可以随时入皇城而号令天下;其四,自然是将军你,相比前几人,将军的实力最小,但力守渝州,决战云阳,折损大渊近二十万兵力,还力拒白灵,大杀黔州威风,场场恶战,天下闻名,再一比较,将军实力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瞿红袖云淡风轻的一番分析,令程锦尚和边向禽惊诧不已,天下形势,当初陶臣末在云阳养伤之时曾与程锦尚有过一番交谈,但陶臣末当时是站在云阳的角度在说,今日策论,瞿红袖则将其拔高到了争天下的高度,着实让程锦尚大为惊叹。
程锦尚哈哈笑道“想不到瞿姑娘足不出户竟能看尽天下形势,我在云阳招贤纳士,竟没有一人可有姑娘一半见解,请姑娘受我一拜。”说罢起身,躬身致敬。
瞿红袖赶紧扶起程锦尚,道“将军不必多礼,乱世之中,要想明哲保身,必然要多看多听,这也只是在下一家之言,将军听听便是。”
程锦尚摆摆手,道“姑娘实在太谦虚了,这哪是随便听听的话,简直就是金玉良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是啊,姑娘你若再要谦虚,那我等只会更加无地自容了。”边向禽也是由衷的佩服瞿红袖。
“将军四登青幕山,我若再有所掩藏,也是无礼。”
“只要姑娘不嫌弃,在下愿听更多。”
“听完天下大势,将军自然是要听势往何方的。”
“还望姑娘告知。”程锦尚再行一礼。
瞿红袖再饮一口茶,看向窗外青山,缓缓道“天命有常,但不是不可违,现在看来,陆守夫、图兰冰穆的实力确实强过将军,可将军有一优势是这二人不曾有的。”
“噢?愿闻其详。”
“图兰冰穆要想图谋中原,必然要越过滁州这道屏障,过了滁州便是陆守夫的渤州,陆守夫志在天下,他自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这二人很快便会直接对话,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程将军只需守好南境,暗植势力,待时机成熟,再发兵北进,到时候自然能得渔翁之利,至于朝廷嘛,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摆设而已,无需过多担心,秦庸若真有重振乾坤的能力,大渊也不至于现在这个样子。”
“那不知姑娘对卫戎可有何看法?”边向禽不由得问道。
瞿红袖微微一愣,便即说道“自古以来,四夷蛮荒没有谁是不想图谋中原的,可从古自今,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到过,卫戎二王子忙着争权,他们目前不会有什么作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357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357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红狐出山)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云公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