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的观察,确实不像是假死,只不过,有一件事很奇怪。”连成宗说道。
“什么事?”
“这青幕山上有高手。”
“何解?”
“我前去查探之时,看见青幕居外有几个人,这些人的服饰不是青幕居的学童穿的服饰,而且我的行踪险些被其中一人发现。”
“你的功夫在江湖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能发现你的行踪,想必此人是不简单。”边向禽说道。
“不错,不谦虚的说,我虽算不上绝顶高手,但在大渊境内,除了归一城的人,恐怕没有几人能定我的行踪,所以我才觉得奇怪,这青幕居远离俗世,而且其本就是讲学授业之地,怎么会有江湖高手在此?”
“难道说周先生的死与这些人有关系?”程锦尚问道。
“应该不会,青幕居的人好像都认识这些人,他们的目的更像是在保护谁。”
“怪哉怪哉,这么一来,七日之后,我定要再去一趟了。”
“此地怪异,而且现在是非常时候,要不然将军您还是别去了,咱们先回云阳再说。”连成宗劝道。
程锦尚摆摆手,说道“我程锦尚心里长不得疙瘩,既然这些事儿让我们遇见了,就必然要弄个明白,不然回到云阳我也不安心,再说了,有你在,有谁能奈我何?”
既然程锦尚打定了主意,那也只有如此,更何况其实连成宗和边向禽也对青幕居的事情十分好奇。
“你可曾探听清楚今日那黑衣女子是何人?”程锦尚问道。
“不曾知晓,只是听众人叫她师姐。”
“师姐?莫非她就是周不易的大弟子,红狐瞿红袖?”边向禽疑惑道。
“这红狐又是何人?”连城宗问道。
“此人在大渊甚有名气,据说其才学甚高,聪慧过人,又得周不易真传,是号人物,只是不曾见过,想不到竟是如此脱尘出世之女子。”边向禽说道。
“噢?原来如此,周不易不愿见我们,可这红狐却答应七日之后见,如若能求得红狐出山,想必也算是一桩美事。”程锦尚道。
“所以啊,既然如此,那咱们不妨再等上几日。”边向禽也倾向于留下。
既然两位大人都决定留下,连城宗也只好听命行事。
没过几日,云阳传来消息,一开始程锦尚以为是朝廷又派兵来攻打云阳了,这心头想不出的着急,但见来人并无异样,心里才宽慰了不少。
打开信件,原来是云州传来的好消息。
原来,这段时间,在云州的王金易并未闲着,他除了坚守平田等粮仓之外,还不断派人与云州的云麾将军陈振刚进行交涉,希望陈振刚能为程锦尚所用,这陈振刚自然是犹豫了许久,不过最终还是答应了王金易。
云州地处大渊西南,地广人稀,除了平田一带,其余地区物资十分贫薄,全州大部地区山岭沟壑充斥,云州民风淳朴,部落众多,大家各自生活难有冲突,至大渊建国伊始,云州是唯一一个几乎未曾出现过叛乱的州郡,陈振刚这个云麾将军应该是大渊最没有存在感的将军,名为将军,实则与流放无异,全州士兵也不过四万来人,当年陈振刚一心想回朝廷却总是被以各种理由推脱,时间一长,他干脆死了心,安安心心的在云州当着将军,闲来无事游山玩水,吟诗作画,任他外面烽烟四起,他也充耳不闻,这次程锦尚占了平田,他奉军令前去围剿,也是差不多意思意思,自己手中就这么多兵,全部拼完了自己便真成了光杆将军了。
王金易看出了陈振刚的心思,而且二人原来在军中也算认识,陈振刚拒绝一次,他便继续第二次,而且时不时送些粮食过去,这一来二往,陈振刚心里的坎也就过去了,反正与其烂死在云州还不如再作几分挣扎。
听闻此消息,程锦尚自然是十分高兴,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云州收入囊中,如若是陶臣末能将黔州拿下,那大渊南境便都归他一个人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想起了远在黔州征战的陶臣末,也不知道战况如何了。
带着几分喜悦之情,程锦尚终于捱完了七天,收拾妥当,便四登青幕山。
青幕居依旧挂着白绫黑花,气氛有几分萧条,看样子居中学童已散了不少,不过这一次,那名叫做宁须的书童早已在门口等候了,见到程锦尚,他十分平静的行了个礼,然后将其领入一间书房,边向禽与程锦尚坐定,连城宗在二人耳边低语道“二位大人稍坐,属下去这山中走一走。”
程锦尚与边向禽都知道他的意思,便示意让他去。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七日前那名黑衣女子才进得屋来。
“有些杂事需要处理,有劳二位久等了。”这女子相比前几日竟是客气了不少,且还带着二分笑意。
这反倒让程锦尚与边向禽二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无妨无妨,只是我等三番五次前来,实在是叨扰了。”程锦尚拱手道。
这女子也微微屈身,说道“前几日家师刚刚过世,多有怠慢,还望二位不要介意。”
“是啊,我等刚来青幕居的时候,都听闻先生在外游历,想必身体应是无恙,哪知突然离世,我等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先生的入室弟子。”边向禽也客气道。
这女子微微一笑,示意二人坐下。
三人坐定,下人送来茶水,待其退下,并带上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1357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1357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红狐出山)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云公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