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471章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3/4)

文/肥美的韭菜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本章字数:1931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txt下载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星际复制电影契约我穿越999次,逼疯了疯批暴君极道学生最强真仙满级甜诱!在傅爷的怀里声色撩人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我在末日吃软饭在病娇夫君的心尖上反复横跳穿成太后只想咸鱼穿成男主绿茶前妻后,她投怀送抱镀金快穿:我家男神能上天
究。

瑞典冯盛东负责提供tas等方面的支持。

许秋则提供材料方面的支持,以及看其他人表演。

本来之前许秋还试图去接手机理方面的研究,后来发现难度太大,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很多知识,于是就暂时放弃了,选择专攻材料合成、器件加工工艺优化这一块,刚好也和系统的功能相契合。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

现在科研领域中,多元合作是一种非常好的常态模式,不需要用自己的短板来挑战其他人的长处。

就像创业一样,想要成功,最好的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到顶尖。

至于自己的短板,可以通过招一些有能力特化的人,组建一个团队,然后交给团队里的其他人帮忙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芬兰ronald那边还研究了组里提供的ptb7-to标样体系。

ronald课题组用他们自己开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celiv手段,对标样体系下电荷迁移率数据、界面复合情况、陷阱态分布等进行表征,进而得到光伏器件整体的电荷输运动力学信息,发了一篇jpcl。

他们文章产出的速度,比组里相对划水的田晴都要慢,或许和他们文章中实验的重复性次数做的比较多有关。

这篇文章,许秋没有挂名,不过田晴、陈婉清和魏兴思都挂了名字。

而且,田晴因为辅助帮忙测试了一些前期数据,挂的是二作。

陈婉清带来了蓝河公司那边的消息。

现在蓝河公司已经开发出来了第二代的刮涂机器的原型机,目前正在调试中。

相比于之前的初代刮涂机器,他们对刮刀进行了升级,同时对加热板进行改良,提升了加热基板的均匀性。

最终,用二代刮涂机器刮涂,得到的薄膜厚度的不确定性从原先的±100纳米,缩减到±50纳米以内。

也就是预期200纳米厚的薄厚,通过二代刮涂机器,大致可以做到150-250纳米之内,而原先一代刮涂机器,精度大致是100-300纳米。

另外,蓝河光电材料公司的发展也很不错,尤其是idic系列材料的销量非常好。

可能也是因为许秋《自然·能源》文章的发表,加上魏兴思在大会上的宣传,将idic系列材料的名气打响了出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单单idic、idic--4f这一个系列的三种材料,加起来就销售出去30多克,相关的单体材料也卖出去50多克。

合作课题组的数量,也从原先的几个,迅速膨胀到现在的超过二十多个。

除了之前马薇薇发表的am子刊文章外,其他课题组也孵化出来不少科研成果,并在实验材料部分提到了蓝河光电材料公司。

不过,许秋估摸着也就是这一波的行情,大概率难以持续。

因为之前是许秋提前和杨钦打了招呼,让他早做准备,所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idic系列材料,基本上是蓝河光电材料公司独有的。

也算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另外几家光电材料公司,比如深城那家,在元旦过后,才补充了idic相关材料的货源。

而且,这些购买了idic相关材料的课题组,也需要时间把购买的材料给消耗掉,短时间内大概率是不会再复购了。

许秋这周组会就没有汇报,上周器件效率最高做到了16.60,魏兴思已经知道了,而且还安排了“效率冲刺计划”。

韩嘉莹上周主要在撰写ptq1工作的文章,目标期刊am,当前进度四成。

邬胜男延续了之前许秋y1-y4系列材料的工作。

上周她合成出来了自己命名的y5、y6、y7,汇报了y系列材料一些基础的表征工作,包括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之类的。

像这种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学校公共平台的表征设备,在寒假的时候可能会关闭。

因此能早测试就要早些测试,不然到时候关门了,就只能等一两月,开学才可以测试了。

另外,因为组里有机光伏器件用的都是倒结构,所以器件可以同时蒸镀,邬胜男上周也和莫文琳蹭了一波器件。

结果只能说一般般,邬胜男自行设计合成的y5、y6、y7材料普遍效率在13左右,最多14出头,并没有出现器件性能上超过y3的。

不过,她倒是重复出来了许秋j4:y3体系的结果,效率做到了14.51,这个体系许秋之前摸索出来的结果是14.53。

其实,14.5这个数据已经非常高了,只是后来因为效率被叠层器件后来居上,所以许秋暂时就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现在,刚好有邬胜男帮忙做基础的表征实验,许秋计划等这篇《科学》文章投出后,也把y系列的前期工作整理出来,投几篇am之类的小文章,顺带让模拟实验室开始针对y系列材料进行精细的摸索工作。

最后,莫文琳进行了简单的汇报。

虽然上周器件测试结果已经告知了魏兴思,但她还是绘制了j-v曲线,eqe曲线,也算是让自己在组会上有一些存在感。

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工作,不说点什么,总感觉自己像是划水了一周一样。

组会结束,接下来,有机光伏团队正式开启效率冲刺模式,许秋决定连续做满十批的器件。

虽然根据惯例,器件重复性实验的最低要求是5批,但5批实在有些太少,平常发am的话可以做5批,现在冲击《科学》,要做的更加完善一些。

其实,最好要重复20批以上,但

状态提示: 第471章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471章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3/4) 返回《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目录下一页:第471章 《科学》文章,最后的冲刺!(求订阅)(3/4)(快捷键→)

推荐阅读辰北曹青青深渊专列大荒帝尊九公主她又美又飒呜!我绑来的清冷少帅偷养小崽崽背尸工我穿越999次,逼疯了疯批暴君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团宠妹控:全球大佬都求着做我哥穿成太后只想咸鱼夺心契约:陆先生轻点宠我在西北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