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460章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3/6)

文/肥美的韭菜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本章字数:1872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txt下载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星际复制电影契约我穿越999次,逼疯了疯批暴君极道学生最强真仙满级甜诱!在傅爷的怀里声色撩人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我在末日吃软饭在病娇夫君的心尖上反复横跳穿成太后只想咸鱼穿成男主绿茶前妻后,她投怀送抱镀金快穿:我家男神能上天
篇幅。

因为他做的叠层器件,把有机光伏领域的效率直接推进到15以上,接近16的水平,属于非常重大的突破。

他没必要把工作做的太过细致,主要是起到一个类似于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要是能吸引到一些研究方向摇摆不定的课题组,投入有机光伏的怀抱就更好了。

毕竟,许秋一个人能耐再大,也不可能把有机光伏领域所有的活都干完,还是要靠其他工作者共同完成。

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多,这个领域发展的也就越快越好。

就像这次选择叠层器件顶电池材料时,自己课题组的材料就有些不够用了,需要找一些外援材料。

确定了文章格式后,许秋本来打算下载几篇最新“报告”格式的《科学》论文当做模板的。

结果发现下载不了,只能预览标题、文章作者、摘要等基础的信息,如果要阅读全文,或者下载文献全文pdf,就需要付费了。

他这才想到学校没有购买《科学》的电子版资源。

不过,很多期刊的电子版收费是有期限的。

也就是说文章发表后经过一定时间,会自动转换为开源文章,这个期限有的可能是一年,有的可能是两年。

因此,许秋找了找往期的《科学》论文,从中下载了几篇已经开源的“报告”格式论文,开始对照着制作模板。

大体上和之前ac、wiley旗下期刊的格式差不多,改变的主要是一些细节:

毕椎谋曜ⅲ不是常见的上标,而是正常的字体大小直接跟在语句后面,用的也不是常见的方括号,而是圆括号;

参考文献本身的引用格式也和其他期刊有所不同,年份需要加圆括号,放在页码的后面。

大致花费了一个小时,许秋终于完成了文章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就是构筑《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

……

……

三天后。

周三下午,许秋完成了这篇《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正文中,他一共规划了三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的主题是“基于a标准光照条件下,对二终端法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理论效率的半经验分析”。

这张图片属于叠层器件文章中较为常规的配图,在平常单结器件的文章中并不多见。

具体细分为a、b、c、d四张小图。

其中,a图是核心。

许秋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xyz三个坐标分别为:

x,外量子效率eqe,从65到85;

y,顶电池的光吸收边λon,近似于顶电池材料可以吸收光波长的最大值,从900到1200纳米;

z,器件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pce,从12到30。

此外,还有第四个变量,即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eloss,分为0.4、0.5、0.6、0.7、0.8电子伏特五个档次。

同时,假定填充因子ff恒定为0.75。

经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子电池能量损失下,光电转换效率随外量子效率和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变化的曲面图像。

因为能量损失有五个档次,所以对应的三维立体坐标系中就有五个曲面。

许秋为了表述直观,还给五个曲面染了色,从蓝到红分别表示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增大。

这张图片看起来比较高端,但其实背后的计算过程并不复杂。

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可以通过公式换算出有效层材料的禁带宽度,禁带宽度再减去假定的能量损失,就得到了开路电压。

禁带宽度已知,外量子效率已知,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得到短路电流密度。

最后,填充因子是给定的0.75。

三者相乘,就得到了最终的光电转换效率。

理论预测的结果还是比较美好的。

在光吸收边为1100纳米,外量子效率75,填充因子0.75,能量损失0.6电子伏特的条件下,有机光伏叠层器件的效率可以达到20!

20!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短。

现实的情况是,每个值都比理想情况下差5左右。

比如,光吸收边实际上只有1000纳米,外量子效率只有70,填充因子只有0.70,能量损失是0.65电子伏特。

从而导致,现实里的结果差不多就是20*0.95*0.95*0.95*0.95=16.3。

而现在都还做不到16.3呢。

不过经过许秋团队的努力,已经非常的接近这个数值了。

剩下的b、c、d三张图片,就是把三维坐标系之下立体的a图,变为二维坐标下的平面图。

也就是分别固定外量子效率、顶电池的光吸收边,以及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三个变量其中的一个,考察光电转换效率随另外两个变量变化的二维图谱。

其中,光电转换效率同样通过之前的蓝红颜色进行表示,并绘制出等效率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半经验分析图片中,许秋都把填充因子恒定为0.75。

一方面,是因为填充因子相对比较特殊。

它虽然是变量,但影响它的因素非常多,不是很好优化和界定,不像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可以认为直接和材料禁带宽度相关。

理论上讲,填充因子主要受到太阳能电池器件本身的影响,最终得到的器件串联电阻越大,并联电阻越小,填充因子就越小。

但实际上,不论是串联电阻还是并联电阻,都是在涂膜后才测试出来的,在涂膜前怎么让

状态提示: 第460章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460章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3/6) 返回《我有科研辅助系统》目录下一页:第460章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3/6)(快捷键→)

推荐阅读辰北曹青青深渊专列大荒帝尊九公主她又美又飒呜!我绑来的清冷少帅偷养小崽崽背尸工我穿越999次,逼疯了疯批暴君魂穿娘胎,被皇帝老子偷听了心声团宠妹控:全球大佬都求着做我哥穿成太后只想咸鱼夺心契约:陆先生轻点宠我在西北建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