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部长,不对吧,”张队长手有点儿颤了,问,“是签名信,要求返城的吧?”
黄志福毫不思索,坚定地回答:“不,不对,我记得很清楚,是反映队干部勒卡知青的上告信!”
这时,吴主任走了进来,听明白了对话的内容,边往炕上坐边笑笑说:“我也称呼你黄部长吧,我们这里的知青工作,可请你多关照啊。”
“是啊,”张队长借话插话,“请黄部长多关照,咱们小兴安农场可没有那种不良风气,知识青年给干部送点小来小去的东西纯属礼尚往来。你比如说我们的肖书记在这里当队长时,上海知青奚春娣身体不好,肖书记和老伴多少次请到家里吃饭,她不好意思去了,肖书记就把做好的荷包蛋送到宿舍,那奚春娣回上海给肖书记的孙女儿带两包糖,还能不收吗?”他说着,觉得有理有据,偷偷擦掉了沁在额头上的一小片细碎的汗珠儿。
黄志福不失时机地要挟:“据我掌握,那个上海女知青奚春娣身体不好,可是为了给一个叫王大愣的干部的老伴输血造成的呀!”他说着摇摇头夹口菜送到嘴里嚼嚼咽下去叹口气说:“唉,咱们小兴安农场怎么净出这桩子事呢,真是山高皇帝远,目无法纪胡乱干,随便找几个干部就能整出点事儿来呀。”
张队长的心又收紧了。
吴主任也显出不自然。
“不过,我听晓敏说,张队长还是不错的,朴朴实实,和知青打成一片,威信很高,所以才敢到你家来用餐。”黄志福软硬兼施,又擒又纵收到了好效果。“不敢当,不敢当,”张队长像从冰窟窿里又一下子掉进开水锅,心律都有点儿失常了,拿起筷子比划着菜说,“谢谢黄部长的夸奖,来——吃菜,吃菜。”
吴主任心情也松弛了,心想:这家伙是真有手段,也真会用手里这点儿权,乘气氛好转,举起杯说:“黄部长,来,咱们光顾唠喀了,干了这一杯!”
“好好好,”黄志福举起杯一饮而尽,破例拿过小酒壶,和张队长、吴主任撕撕巴巴,还是给他俩各斟了一杯酒,满脸绽出笑,举起杯说,“蒙你们二位热情接待,我很感动,我邀请你们去北京到我家做客,我带你们去登登天安门,还可以进中南海看看毛主席的故居……这可不是客套话,说到做到,你们也不要客气,一定去。来,我借花献佛,三层意思:一是感谢热情接待,二是感谢对晓敏多年来的关心帮助,三是邀请你们去京。干杯!”他说完一举杯□进了张大的嘴里。
张队长受宠若惊,一饮而尽,笑得窘,笑得尴尬,渐渐又笑得自然了。
“你有这份心意就够我们基层干部感激的了。”吴主任也一饮而尽。把酒杯往桌上一放,趁张队长又斟酒的机会说,“黄部长,话说来容易,我们基层干部哪有机会去北京呀!”
“哈哈哈……”黄志福第一次开怀大笑,笑得那么得意,“这还不简单,我是做知青工作的,你们是知青农场,我回去让工作人员来封函,就说要开基层干部座谈会,不,真的要开……”黄志福觉得说话走了嘴,那不在他俩面前暴露自己弄虚作假嘛,无懈可击地说:“就是点名让你们二位去,也没什么不可以。再比如,有知青写的上告信,我们觉得不大可能,点名让你们去先汇报汇报情况……这都可以嘛。又是公出,又还了我的许愿!”他语气豪爽,神态坦然。
“那太好啦。”张队长举起杯,高兴地说,“我们希望能有这么个机会,来,吴主任,咱们为感谢黄部长的邀请干一杯!”
吴主任举起杯时,张队长和黄志福的杯已碰到了一起,同时像粘连着向吴主任举来的杯碰去,随着“咣当”一声,三杯酒同时滚进了三人的肚里。
黄志福暗暗好笑,想起晓敏回家时讲农场的事情,说王大愣是坏透腔的老屯,张队长是个愚蠢的老屯,王大愣没见到过,不知坏成什么样子,这个张队长果然愚蠢得出奇,屯的冒土气。一句空话约他去北京,乐得两颊笑平了皱纹;一句话说可能有告他的,吓的手直发颤。看来,让他在黄晓敏“家变”返城的手续上签字并盖队里的公章不会有大问题,心里自喜。
他喝口酒,吃口菜,慢慢悠悠像唠家常似的继续进行步步为营的攻心战术:“就目前来看呢,全国知青工作的形势并不稳定,你们可能听说过,有的进行上访,有的写信要求返城,不安心农村、农场、兵团,已经成了一种倾向性苗头,中央领导同志很重视,正在密切注视这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向,肯定要认真研究对待的……”他像酒桌上谈话,又像在做政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8378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8378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三章 启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韩乃寅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