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对他在库尔斯克战役后到他被希特勒解职期间的指挥做出很多批评,称英国战史学家李德尔哈特对他太过推崇。但是我认为哈特对曼施坦因的两个评价“德军中最为优秀的陆军野战司令”和“盟军最为可怕的军事对手”并不为过,且不说他从阿登丘陵突破的计划令德军横扫整个西欧以及足以获得荣誉盾章的克里米亚征服战,单是“北顿涅茨河畔的奇迹”就足以奠定曼施坦因在二战名将之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这场战役中曼施坦因几乎以单薄兵力救出第6集团军的事迹我们姑且不提,他面对苏军雪崩般的攻势和近乎绝望的战场态势,在几乎毫无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逆转乾坤,真是何其伟哉!纵观二战,几乎再无此类壮举。因此“北顿涅茨河畔的奇迹”无论是从客观条件上还是从过程和结果上都是将道最为完美的展示,冠以“将道最高峰”的头衔是当之无愧。
你认为战役后来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说背诵战役过程,哥们可比不过你!
连长冷静的说。
我认为,是战役后期,德军内部不团结,加上,苏军,从美国那里,因为租借法案,获得了大批先进武器。
哈哈,我不这么认为。连长另辟蹊径。
我以为,根本原因,是希特勒,手伸得太长,后期,苏德战场,经常直接越级指挥到师长一级。
你看噢!痛定思痛,曼斯坦因提出了一个主张。他认为,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只需要关心政治、外交,只需要部署总体战略,不必事必躬亲,不必过问前线具体军事指挥,不要干涉前线将军的工作,要放手让前线将军去打好自己的仗。曼斯坦因还提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消灭苏军主力。希特勒却顽固地要求寸地必争,每一个阵地都必须捍卫到最后一个人。
听听这话,那是真理呀。中国有句古话叫,“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作为一个最高统帅,要懂得抓大放小,如果什么都管,那就什么都管不好。要相信你的下属,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老蒋不就败在这一点上吗?
希特勒和老蒋是一号人物。他当然不会放弃任何一点军权,他非但拒不接受曼斯坦因的建议,还恨死了曼斯坦因。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希特勒很快一败涂地,血本无归。
哈哈哈,保留自己的观点吧!我们不争论了。只是想想,他日,若能亲自领兵,能否有所借鉴,创造奇迹呢?
我非常神往的说。
哈哈哈,也是。你这个哥子,挺对我脾气的!将门出虎子!来前,听我们军长说过,你爹,也是很能打的,作风勇猛,智计百出,神出鬼没的!要不是转业,怕也是个军长了!
对了,你上过军校吗?这么能侃!
连长惺惺相惜!
嘿嘿!没有。上大学时,有兴趣,看了点军事,而已。不过,我可没有你,带兵的经验哦!
我老爹说了,兵者,诡道也!怕我是现代赵括!
哎,咱这个业余的,还是别瞎掺和了。万不得已,再挺身而出,实现咱得将军梦吧!
我自嘲的笑笑。
嗯,还挺谦虚嘛!不过,我是觉得,你很有带兵天赋的!感觉和你,已经是多年的战友了哩!其实,用战史,古今中外的,对照我们伟大的孙武,和其他理论家的军事理论,估计,也就是,历史上,知名统帅,成功之道吧?
连长发现知音了,赞美我呢。
正要谦虚,赢得第二次赞美。
嫂子好!敬礼!
门外和里面的士兵,都敬礼了。搞得清清老婆脸红彤彤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
迫于来自上面、新闻、民间,甚至军方的压力,常委会风向陡变,而且,另一个市高官,发话了。
你们,也不愿意,官司打到最高院去吧?有人说,抹黑东海!我看哪,我们不下决心,纠正错误,拨乱反正,还原事实真相,这才是,真正的抹黑东海!丢人,眼看要,丢到首都去了!
难道,我们堂堂一级组织,大都市的领导者,连这种实事求是的勇气,都没有吗?
于是,市公安局,利剑出鞘!市检察院,抽调精兵强将,昼夜奋战!
三个星期后,二审紧锣密鼓的开庭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6135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6135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五章 亲情和战友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空喊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