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转身出去,不久带了一个三十来岁的矮胖僧人进来。那僧人合什向乔峰为礼,说道:家师上智能下光,命小僧朴者邀请乔大爷、阮姑娘赴敝寺随喜。乔峰听他连阿朱姓阮也知道,更是诧异,问道:不知师父何以得悉在下姓氏?
朴者和尚道:家师吩咐,说道天台县城倾盖客店之中,住得有一位乔英雄,一位阮姑娘,命小僧前来迎接上山。这位是乔大爷了,不知阮姑娘在那里?阿朱扮作个中年男子,朴者和尚看不出来,还道阮姑娘不在此处。
乔峰又问:我们昨晚方到此间,尊师何以便知?难道他真有前知的本领麽?
朴者还未回答,那掌柜的抢着道:止观寺的老神僧神通广大,屈指一算,便知乔大爷要来。别说明後天的事瞧得清清楚楚,便是五百年之後的事情,他老人家也算得出个十之六七呢。
乔峰知道智光大师名气极响,一般愚民更是对他奉若神明,当下也不多言,说道:阮姑娘随後便来,你领我们二人先去拜见尊师吧。朴者和尚道:是。乔峰要算房饭钱,那掌柜的忙道:大爷是止观禅寺老神僧的客人,住在小店,我们沾了好大的光,这几钱银子的房饭钱,那无论如何是不敢收的。
乔峰道:如此叨扰了。暗想:智光禅师有德於民,他害死我爹娘的怨仇,就算一笔勾消。只盼他肯吐露那带头大哥和大恶人是谁,我便心满意足。当下随着朴者和尚出得县城,迳向天台山而来。
天台山风景清幽,但山径颇为险峻,崎岖难行。相传汉时刘晨、阮肇误入天台山遇到仙女,可见山水固极秀丽,山道却盘旋曲折,甚难辨认。乔峰跟在朴者各尚身後,见他脚力甚健,可是显然不会武功,但他并不因此而放松了戒备之意,寻思:对方既知是我,岂有不严加防范之理?智光禅师虽是有德高僧,旁人却未必都和他一般心思。
岂知一路平安,太平无事的便来到了止观寺外。天台山诸寺院中,国清寺名闻天下,隋时高僧智者大师曾驻锡於此,大兴天台宗,数百年来为佛门重地。但在武林之中,却以止观禅寺的名头响得多。乔峰一见之下,原来只是十分寻常的一座小庙,庙外灰泥油漆已大半剥落,若不是朴者和尚且引来,如由乔峰和阿朱自行寻到,还真不信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止观禅寺了。
朴者和尚推开庙门,大声说道:师父,乔大爷到了。
只听得智光的声音说道:贵客远来,老失迎。说着走到门囗,合什为礼。
乔峰有见到智光之前,一直担心莫要给大恶人又赶在头里,将他杀了,直到亲见他面,这才放心,当下和阿朱都抹去了脸上化装,以本来面目相见。乔峰深深一揖,说道:打扰大师清修,深为不安。
智光道:善哉,善哉!乔施主,你本是姓萧,自己可知道麽?
乔峰身子一颤,他虽然已知自己是契丹人,但父亲姓什麽却一直未知,这时才听智光说他姓萧,不由得背上出了一阵冷汗,知道自己的身世真相正在逐步显露,当即躬身道:小可不孝,正是来求大师指点。
智光点了点头,说道:两位请坐。
三人在椅上坐定,朴者送上茶来,见两人相貌改变,阿朱更变作了女人,大是惊诧,只是师父在座,不敢多问。
智光续道:令尊在雁门关外石壁之上,留下字迹,自称姓萧,名叫远山。他在遗文中称你为峰儿。我们保留了你原来的名字,只因托给乔三槐养育,须得跟他之姓。
乔峰泪如雨下,丫起身来,说道:在下直至今日,始知父亲姓名,尽出大师恩德,受在下一拜。说着便拜了下去。阿朱也离座站起。
智光合什还礼,道:恩舆二字,如何克当?
辽国的国姓是耶律,皇後历代均是姓萧。萧家世代後族,将相满朝,在辽国极有权势。有时辽主年幼,萧太後执政,萧家威势更重。乔峰忽然获知自己乃是契丹大姓,一时之间,百感交集,出神半晌,转头对阿朱喟然道:从今而後,我是萧峰,不是乔峰了。阿朱道:是,萧大爷。
智光道:萧大侠,雁门关外石壁上所留的字足迹,你想必已经见到了?萧峰摇头道:没有。我到得关外,石壁上的字足迹已给人铲得干干净净,什麽痕迹也没留下。
智光轻叹一声,道:事情已经做下,石壁上的字能铲去,这几十条性命,又如何能够救活?从袖中取出一块极大的旧布,说道:萧施主,这便是石壁遗文的拓片。
萧峰心中一凛,接过旧布,展了开来,只见那块大布是许多衣袍碎布缝缀在一起的,布上一个个都是空心白字,笔划奇物,模样与汉字也甚相似,却一字不识,知是契丹文字,但见字足迹笔划雄健,有如刀斫斧劈,听智光那日说,这是自己父亲临死前以短刀所刻,不由得眼前模糊,泪水潸潸而下,一点点都滴在布上,说道:还求大师译解。
智光大师道:当年我们拓了下来,求雁门关内识得契丹文字之人解说,连问数人,意思都是一般,想必是不错的了。萧施主,这一行字说道:峰儿周岁,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盗……萧峰听到这里,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16092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1609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一章 千里茫茫若梦)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金庸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