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士兵听了后,更是高兴与感激,对张松又恭敬了几分。
与伤员们告别后,张松乘兴会同钟磊、方涛、周方一起来到周明庶的墓地。
周明庶的墓地是在在半山腰,左右两边都是连绵不断的山,正对着前方的是一块开阔的空地。
张松走到周明庶的墓前,拜祭了一番。其余各人也都依样上前拜祭。
“诸君,你们看看,这地风水如何?可是一块宝地?”张松指着周明庶墓地周围的一大片土地道。
钟磊、方涛、周方四下走了走,再仔细看了看,周方还有模有样地认真掐算了一番。
“张君,这地方好啊,这是一块上佳的墓地啊!”三人的意见一致。
张松并不懂风水学,既然钟磊、方涛、周方都认为是上佳的墓地,想来也符合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墓葬观念,心中便有了计较。
“诸君,我想在此地建一处陵园,以后所有战死的青松谷士兵都要安葬在陵园中,陵园设守卫两人,负责每天打扫祭奠。每逢清明,我们要安排一次大型的祭奠活动,祭奠那些死去的士兵!”
张松将自己的想法向几人和盘托出,征询几人的意见。
“这方法好啊!真是太好了!”钟磊激动地说。
“好!好!好!”周方尖着嗓音说,“我想青松谷所有人都会全力支持你的这个想法,你为青松谷死去的士兵找到了归宿,不至于让他们成为孤魂野鬼,这是无量的功德!”
“对,周君说得对。这个陵园不但要修,而且要修好,修得气派!”方涛说。
几人激动地议论起来。由于有伤员的激动在先,张松这时不奇怪了。
“张君可曾想过为这个陵园起个名字?”周方问。
“想过了。就叫壮士陵园吧!”张松把前生的那个庄重的名字改了改,张松将来要做的是平定胡人叛乱,救黎民于水火,称为壮士陵园倒也契合。
“壮士陵园!好名字!”钟磊、方涛、周方齐声赞叹。
接下来,张松就与钟磊、方涛、周方一起为陵园的大小、座向、规格、设计等热烈地讨论起来。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四人敲定了壮士陵园的建设问题。
“钟君,现在西洞盗俘虏的情况如何?”张松问道。
“他们闲着没事,越来越不安分了,整天闹腾不休。”钟磊几乎是咬着牙道。
“那就尽早让他们来修建壮士陵园,过于折腾的,那就杀了算了!修建陵园这事就由你来负责好了。”张松严厉地说。
“好的。”
钟磊高兴地答应了,与周方、方涛一起随着张松往回走。
“整个壮士陵园要多栽松柏,取英魂永存之意,园内要建两座廊坊,上面要书写各次战斗,详细记载战斗的经过及战绩。”张松一边走,一边将能想到的事情说与钟磊知道。
“好的。是不是考虑据功绩的大小而作一定的区分呢?”钟磊建议。
张松沉吟片刻,道:“墓地的大小一律相同,都是同志,没有必要作区分,但是可以考虑对于功绩较大者树立石头雕像。”
“这样很好,另外我觉得场地的设置要特别注意,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因为张君说每年清明都要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周方插嘴道。
“嗯,周君这个建议提得好,是要注意。”
几人一起下了山,在主道上分开了,张松就往冶铁场方向去了,好几天都没有回去了,应该回去看看情况了。冶铁场与马场是张松最在意的两个地方,没有其他,因为这两样是将来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708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708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8章 修建陵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麻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