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嘉就向专利中心提交了化学发光的专利申请。
提交专利申请后,刘嘉开始联系化工厂购买化工原料。
然后他又联系塑料加工工厂,让他们用透明度高的塑料给他生产荧光棒的外壳。
之后他又找到了一家制药厂,刘嘉需要他们的玻璃注射瓶的封装技术,来生产装有氧化物液体的玻璃管。
这次刘嘉一次性就下达了了十万件荧光棒的订单,这让几家公司都非常的重视。
刘嘉给了他们塑料加工厂和制药厂半个月的时间来生产,第一批的生产任务是四万支荧光棒。
了解了刘嘉的要求后,制药厂方面立即就答应了刘嘉的条件,他们有装液体药注射液的玻璃管模型,和刘嘉的要求相差不大,立马就可以投入生产。
而塑料加工厂这边,公司负责人则是考虑了一下做磨具的时间和每天的产量后也答应了下来,虽然时间很紧,但是加班加点的话也能生产出来。
当然,前提是制药厂能及时的把装有氧化物液体的玻璃管生产出来,然后拿到塑料加工厂进行封装。产量还取决于制药厂那边的生产速度呢。
成本方面,两家公司对刘嘉的报价也是很公道,一支荧光棒的成本大约在八十美分左右。
其实最贵的还是化学原料,因为这几种原料并不是工业必需品,所以扩大生产需要更多成本,报价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和几家公司谈妥后,刘嘉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哥哥刘浩看着,他自己则是继续投入到了演唱会的其他筹备当中。
ps:感谢自来水为本书在其他书评区宣传的书友,谢谢,其实不用这样麻烦的,因为这样很累站推荐了,成绩自然会好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432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43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八十九章 荧光棒)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绝世倾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