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并不在乎屠杀者的名声,可吃了李晟的大亏还是令他恼火不已。在一手抓了自己领地安稳的同时,他也开始派人敦促西边的征西将军夏侯渊尽快的结束对汉中的作战。因为曹操已经得到了贾诩那边关于眼下这件事情的汇报:由于李晟所策划的事情,推动了自己下达了那样的命令的缘故,整个豫州、兖州、徐州、司州、青州……所有曹操在黄河以南的领地今年的收成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若不是河北四州还没有,遭受波及,若不是自己这几年还留下一些底子,只怕夏侯渊那边的战争就得立马暂停下来,而不是还给他们一个“尽快”的说法。当然,这尽快也是确实需要尽快了——因为曹操知道自己还能够供养前线的粮草最多再只能提供一个月量。如果在这一个月里,夏侯渊依旧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的话,曹操是无论如何也要让他退下了。毕竟,即使强悍如曹操,到了此时也明白,自己对于战争的支持已经到了一个打不下去的地步了。
于是,曹操给夏侯渊去信让他酌情尽快结束对汉中的战事。作为一代带兵的大家,曹操虽然身处于战场的后方,但对于前方将军的情况很是了解。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将对自己手下的将军们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他在给夏侯渊过去的心中只是用相当委婉的言辞进行解释,并没有任何逼迫夏侯渊速战速决的意思。但夏侯渊在接到这一封言辞委婉的书信之后,却不知怎么的从中理解到了曹操要求自己迅速进兵尽快拿下阳平关的想法。也许这样的想法早就在他内心的深处存在着,曹操的来信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吧。其实,作为曹军中有数的大将的他可也是有权利从贾诩的情报机构里分到一些情报的,他早就知道自家领地内情况的严重,而在晓得这一切严重的情况都是南边的那些个家伙造成的时候,他便憋着一股气要给南边的那些家伙好看了。而拿下阳平关,无疑是给他们好看的一个最好的选择。十万大军困于阳平关之下,一直都没有拿下这个光卡,这样的结果对于夏侯渊来说实在是不能接受的,他对眼下战线的维持十分的不满,早有心要改变这该死的一切。
这边夏侯渊对于眼下战线的维持不满打算策划一场大战,那边的魏延对此也着实憋了一股之气。眼下对于李晟军来说,整个汉中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无疑是他们的主公现在坐镇于南郑城中的李晟,但只要是真正参与这场战斗的人都明白,李晟只是汉中战场名义上的指挥官,而真正统领全局,策划对来犯的曹军进行打击的是李晟手下的安远将军魏延。本来军中有两个指挥官是很受人忌讳的,但在李晟一力支持魏延的情况,这种令人忌讳的情况并没有在李晟军中出现,整个汉中的军令得到了统一,李晟部署在汉中近二十万人马,全部听从魏延的号令,为阳平关的战斗做准备。
任命魏延为汉中都督,这是李晟出于作战实际需要所做出的决定,也是对于魏延本身的信任。对于李晟的信任,魏延在深受鼓舞之余,也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他想适应这种压力,想不辜负这样的信任,于是,他选择了战。他认为只有在战斗中取得功劳才不会辜负自家主公对己的种种优渥。
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那边需要朝这方面进行努力才可以。魏延是这样想得也是这样做的,为此他绞尽了脑汁,制定了一大通关于如何包围歼灭夏侯渊所统领的这一路曹军的计划,并将之递交给李晟审批。毕竟,李晟虽然把战场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却没有把战略上的指挥权交给他,他要打哪里,要对对面的敌人进行如何更进一步的举动,还都是要经过李晟允许的。
魏延将计划给李晟说,满怀希望等他首肯,但却不想李晟在详细的看了看魏延的计划之后,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个计划你收回去吧。我是不可能同意你这样做的。”
“为什么?”魏延不解的问道。眼见自己辛苦了半天的东西却被李晟轻飘飘的打了回来,他实在有些恼火,也有些委屈。
“因为现在还不到时候。汉中的战局是与凉州休戚相关的,在我得不到赵云那边已经开始之前,汉中的防御应该以防守为主。这是一个战略,一个让我们夺取凉州的战略。”李晟严肃的告诫魏延:“不要冲动。除非夏侯渊主动攻击你,否则你不得与之交战。即使交战,也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4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4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四章 斗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易飘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