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刘璋主公最大的毛病就是耳根子软,没有果断的气质。在没有事到临头之前,听听身后的人怎么说,他基本上就会犹豫着要不要去做了。这样个性的人,实在不适合生活在乱世啊。”法正叹息着,对于刘璋他没有觉得什么不舍,也没有觉得什么怨恨,他看刘璋,就像看一个路人一般,平平淡淡之中充满了冷漠。
“刘璋大人会怎么样不关我们的事。我们眼下只要考虑好如何让主公入川就可以了。”张松这样说道。
“这也是正理。”法正点头。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既然自己已经不再是这刘璋的臣子了,那自己为什么还要为刘璋考虑那么多呢?
罢了,法正摇晃着脑袋,淡然一笑。由于有了张松伪造的家书,说服张任家人前往长沙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张任之妻,一看这书信,也不待法正开口说服,便自己提出了请法正帮忙前往长沙的要求。
这令法正高兴不已。在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法正在建安十六年的十一月中旬出发前往长沙,而那些被法正说服了前往长沙的李严、张任等人的家眷,则先于法正两天出发。
他们乘坐的是商船,按规矩是要在夷陵停上两天得了水引以后才能进一步前往长沙的。
因此法正让他们先行,双方正好在夷陵回合,然后一齐前往长沙城。当然,这些消息,包括
“家人迁徙”计划已然成功的消息都早早的由李晟在蜀中的白衣由他们特殊而便捷的传送消息的手段传到了李晟的手中。
法正猜测的出来,在自己这些人抵达长沙的那一天,李晟绝对会带张任他们到长沙的码头来迎接自己这些人的到来。
“其实主公总是说他不太在乎礼节。但在事实上,他不在乎的只是礼节的表面,也就是那些烦琐的动作之类,而对于礼节的内涵,他还是十分在乎的。像他这样会为臣子的来去而亲自迎来送往的主公,这世上恐怕还真没有多少个了。”法正这样觉得。
虽然他并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可只要一想起李晟在长沙城码头那发自内心的伤别之景,他心里自然而然的便会涌上一种感动。
他知道在李晟如此的对待之下,他已是把自己这一辈子的忠诚都卖给李晟了。
十天之后,当时间进入了建安十六年的十一月底的时候,法正的航船连带着,李严一家和法正自己、张松和张任的家人停靠在长沙城西的民港上的时候,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正如法正所猜测的那样发生了。
在这个欢迎仪式上,法正不但看到了李晟这位很看重自己的主公和诸葛亮、庞统等倍受李晟信赖的谋臣,还看到那个顶着一张无奈的脸,却怎么也掩饰不住那潜藏在眼眸之下的欢喜的张任。
“主公已经说服张从事了吗?”欢迎了一通之后,李晟邀请法正与自己同乘一车,虽然没有任何的声明,却是已经明白的把法正视为了别驾,这令法正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在码头上看到张任那无奈却又欢喜的样子,法正便向那李晟问道。
“恩,说服了八分。因为用了一些小人的手段,张任这家伙虽然在表面上认我为主公,但在心里还是有些疙瘩。你看到他今天的那个样子了吗?呵呵,他心中对我还是有些不太服气啊。”李晟笑着对法正说道。
法正看得出来,李晟对这件事情并不是十分的在意。
“原来如此啊。不知主公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来说服张任的?”法正对此还是很好奇的。
“说服?我才没有耐心的说服他。而是用了威逼。”李晟望着法正眨了眨眼睛捉狭的笑了起来。
这笑容看在法正眼中充满了恶趣味。
“威逼?”法正错愕了。他听了李晟接下来细细的解释这才了解一切。原来李晟在收到了法正从成都发来的有关
“家人迁徙”任务已经完成的消息之后,李晟便把这事情直接告诉了张任。
他知道法正从成都回来无疑是敦促自己进兵的。如今出发再即,而张任却迟迟不肯投靠自己,这令他多少有些抓狂,于是,他打算借助这个原由,正式和他张任摊牌。
如果张任答应自己的邀请,那自然什么都好。如果不行,说不得,自己也只好把他当作一个闲人就这样圈养着不放了。
反正自己的长沙也够富裕,多上那么几张口吃饭,也没什么。不过,李晟还是希望张任能够投靠自己,因为他是蜀中最有名的将军之一,是有着大才的人物,不用他实在太可惜了。
“什么?你居然……你居然……”张任发火了,在听完李晟所说的消息之后,他的脸上就变得铁青,在连续几个
“你居然”之后,他没有再说下去,而是冷冷的看着李晟的笑容,**的说道:“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投靠你的。”
“你不投靠我,难道不怕我杀你吗?”李晟换了一种口气,阴森森的说道。
“你不会的。”张任肯定的摇了揺头,
“李使君莫要吓我,我知道你并不是那种人。我不投你,你最多也就是把我圈禁罢了。”张任倒是聪明,一下子就猜到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4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4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一章 说服张任)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易飘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