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说这个了。反正我的情况都已经是这个样子了,这新来的主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赖恭无所谓的摊了摊手说道,他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与吴巨再争辩什么,便问起了另外一件连吴巨自己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你说这李镇南将军对这南方土民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究竟是用你的,还是用我的?”
“这个?我也说不太清楚啊。”吴巨摇了摇头:“我听说李太守治下也有山越,虽然他对这些山越人很好,但那也是在这些山越人屈服了之后才这样的。当初他与山越人开战,也是残杀了不少土民的。此次他南下到这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章程,我也闹不明白。”
“那只能听天由命了?”赖恭叹了一口气。
“也许吧。”吴巨也显得十分无奈。谈话就此打住,他们紧接着便迎来了李晟的大军。
有人说北方的城池多周正,南方的城池多灵秀,这大抵是如此的。至少李晟便这么觉得,与北方那些城池相比,南方的城池除了有数的几个之外,大多不是那四四方方的造型。也许最初的模样与北方相近,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扩建之后,便不得不因为地势的崎岖而把城墙来了一个顺时而为。毕竟,与北方相比,多山的南方用于扩建城池的平地并不是很多,李晟自己的长沙城如此,他后面所得的零陵、武陵、桂阳也是一样,眼下所见到的苍梧城自然也不例外。
巨石砌成的城墙沿着山南水北的地势将整个苍梧城围做一个勉强可以称之为梯形的模样。城北小处,着建了用于停泊船只的军港,而在城南的宽阔之地则是在一条驰道的两旁分出一块又一块青绿色的稻田。因苍梧所在之地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故一年几可获得两次收成。此刻虽是北方的甘苗刚刚下种的时节,但在南边的这里,却早已长得旺盛了,依稀令人可以看到夏日里收获的繁荣之景。
“交州可是一个好地方哪。”与赖恭、吴巨两人同乘于驶往城内的车驾之上,一边浏览着苍梧这明显有着几分与众不同的风景,一边听着两人介绍着苍梧郡乃至整个交州的情况,李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一声感叹。
苍梧郡果然繁荣。就李晟的眼光来看,在赖恭和吴巨治下的苍梧城虽然还比不上,荆州的大城诸如长沙、襄阳、江陵之流,但比之武陵、零陵、桂阳等城却也是差不了多少。听说前些年还有人用蛮荒之地来形容此处,而现在一见又绝非如此,李晟不由得对与自己搭话的两人抱了几分敬意。能在近十年里将偌大的城池打理到如今的这个地步,可见他们也确实花了不少功夫。“能才啊。”李晟想着,看着两人的目光也微微有了些许异样。所谓“能才”即有能力的实干之才耳。
李晟引军远道而来,又是作为自己两人请来的主子,赖恭和吴巨两人自然要赶忙不紧的巴结于他了:先将城中自己所掌握的几栋连做一片的府邸让出来,又打通互相之间的联系,让其连成一片,让李晟和他的五千人安顿下来,而后又借着与要与李晟接风洗尘的原由大请了李晟一顿,又放了好几天功夫让他休息一下,消除所谓的旅途疲劳,这才在李晟抵达苍梧城后的第四天,让人邀请李晟如刺史府一叙。此刻的他们非但整理好了有关交州的户册、地图,更是把自己控制下三郡的主官都请来了。要奉李晟为交州之主的消息已经在众人之间传开,即使李晟这些天来默默的承接着赖恭、吴巨两人的安排,并没有出得府去,但对于两人所做的这些大事情还是知晓几分的。
“一切随他们闹去吧。我们只要坚持自己的计划,并根据情形的变化而依势以对就可以了。”李晟端坐在府中的偏堂上,居者一杯早已泡好的清茶对着与自己共饮的诸葛亮说道:“孔明,你看呢?”
“应当如此。”诸葛亮微微的点头,“虽说赖恭和吴巨两人有迎立主公之心,但这迎立的关键也是在士燮的南军太盛的威势之下不得不如此的行为。我听说士燮已经在我们挥兵南下的同时领兵北上攻打郁林郡。尽管此刻依旧没有最新的战报消息,但我想赖恭和吴巨两人一定觉得不好过。说是话,交州的这两位在治理政务,处理外事上很有一套,但在练兵和带兵上简直是差的一蹋涂地。空有万五之军所皆尽缩在苍梧,只让郁林太守韩玄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是太没有勇气了些。”孔明叹息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都是刘表大人委派的官员。而你也知道的,刘表大人并没有多少识将用将之才。”李晟倒是很理解眼下赖恭和吴巨两人的窘境,他笑着对孔明说道:“其实这样也不是很好吗?他们的懦弱让我们至少可以很安下一分心来。”
“这倒也是。”孔明认可的点了点头——由于赖恭、吴巨两人都不是勇猛的将军,因此他们要应对士燮北侵就必然要依靠李晟的力量。在士燮还存在的时候,他们绝对不敢违背李晟的意志。而在士燮被消灭之后,他们更没有反抗李晟的本钱。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交州的都将牢牢的掌握在自己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42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42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章 入苍梧)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易飘零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