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的考场是塞不下那么多的人,因此刚来时王溥他们不但要和熟人相互问候祝福,待入场手续皆齐备以后,只怕还要被官员领到贡院附近被临时征用的寺院进行考试,这会儿兴许早就被带走了。
承远又暗自点了点头:这帮人要是每人发杆步枪,那就当场组一个加强团,所以经义的应试自然只能帖经,如果真的对义口试,那还不把礼部的官员都累吐了血了?曹正他们这帮硕鼠这才能钻这个大漏子。
试卷纸张盖了印,承远和同年们又被带到搜身之处,进场前的检查没有要求赤身以验,因此搜谁不搜谁,谁要仔细搜,谁只是表演一下,那就非常灵活了。
好一个武人的时代……
发了以上这感慨,承远随众人整好了队,以不同的礼数叩拜了天地君亲师,随后正式入场位置落定,卯时也就即将过去。考场的官员们先发题目,而后将大家刚刚呈上那些已盖了印章的答纸也分发完毕,大家拥有六个时辰的答卷时间。
承远打开了答纸,诗赋、帖经和经义都容易写得很,留到后面也无不可,他知道自己主要是策论背的不熟,于是摊开了纸,又赶快打开自带的砚台,于是一边研墨,一边回想之前背过的文章。
“坏了!”
承远这一惊非同小可,经历了凌晨那场销魂而又惊悚的春梦,早上又胡思乱想那梦中女人的面容,外加在门外曹、裘二人催促下急急忙忙的处理自己被污了的裤子,经历了几度的窘境后,承远发现记忆中策论的重要细节,已经忘掉了一小半……
当初曹正曾经对他交代过:如果忘了一小点,那就自我发挥一下,毕竟小修小补无关大碍。然而如果将近一半的内容记不得的话怎么办?曹正还真没讲过……
承远知道,虽然自己记忆中还记着多一半的内容,但是假设一个本该结构完整的文章读起来时而精辟,一会儿又完全一塌糊涂,看来完全不似一人之手笔,那肯定就令人起疑了。刘晏僧和曹正在朝中的后台再硬,但这伙人多多少少会有些政敌吧?只要有对头存在,那他们麾下能够参与阅卷的同知们当然会先怀疑,后彻查。即使不能将自己定罪,只要把整个所谓的奎星事件搞成一桩天大的丑闻,那么先不说他们,就算刘晏僧幕后的大人物很可能就先将自己杀人灭口了,当然——事后还会把责任栽给别人。
他满头大汗的想了半天,越来越怕。
“巳时已至……”
报时的官员用拖长的声音提醒着在坐的考生们。束手无策的承远感到了时间不断流逝的那种残酷,自己的试卷上依然一个字都没有。
“午时已至了……”
身边陆陆续续响起食盒打开的声音,考生们将手头的段落完成时,即开始进食。而此时的承远如何能吃得下饭呢?
“如果交白卷的话,会是什么后果呢?”
承远索性决定先把经帖的空子先填好,然后默写经义的论述和填诗作赋。
“好吧好吧,”承远苦笑着心想,“就当我是个大诗人,然后来考省试明经科,最终又因近视眼走错到进士科的考场了。”
刚要下笔时承远又想:“不行,我一路以来所练的书法,都是必须要气定神闲,才能找到徐铉在保大年所作那书帖的感觉。”
想来正因如此,曹正才命他不看题目设问,只气定凝神的将答卷默写下来。如果像现在这样抓耳挠腮慌里慌张,写出的还不定是一笔什么样的臭字,估计若让王仁裕见到,恨不能一把拽到字纸篓子里……
“一切都完了……”承远心想。
“未时已至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259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259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34 武家的考场)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染蓝涅皂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