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个人浅见。
说一下商道问题,这里起初设定走庐江通荆襄之地,走淮南,北上广陵通青徐北方之地,
淮南又通豫州(陈国是一个郡级诸侯国,汉朝采用郡县+分封制,七国之乱后削弱了诸侯国势力,所以只有郡国,县国)通司州关中之地,而且豫州淮南相对富庶商路发达,原本历史上袁术败亡后这两地也就破败不堪了(一则压迫,二则战乱)。而古代商道并不是那么好找的,首先你不管陆路还是水路,你都要面临关卡,还有沿路地方豪强,你不可能一路商队就带几千士兵,补给都是一个大消耗,而应付地方官府和豪强又是一份大差事。第二,路径问题,古代并非现代交通如此发达,一个导航你就能直接单车从首都开到上海浦东新区,繁杂恶劣的道路上开辟一条新商道,是一项巨大的实验。所以,这个设定一年开辟一条新航路,其实是从豫章北通荆州,西通巴蜀的。
最后我要吐槽的是,秦松,陈端都是短命鬼,连三国志都没记载干了什么,只说了是孙策的谋主,就这还有字,我大术爸十万大军里的将军,谋士,还有儿子都连个字都没有,陈寿这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91939/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91939.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二章 谋救)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out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