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大唐风华路- 第373章 传朕旨意,急招韩跃回京(2/2)

文/山下出水
大唐风华路 | 本章字数:1233  | 大唐风华路txt下载 | 大唐风华路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演医秦汉之建国路德之路佣兵大纨绔南宋1276莫倾江山坏娘子:七夫之祸光熹帝国伙夫英雄抗日之超级壮丁盛唐剑圣抗日之兵王突击
自己定罪,属于主动撂挑子不干。

房玄龄再叹一声,接着又道:“天子受辱,臣等同悲,为今之计老臣只得硬着头皮拼一把,臣欲广招民间英杰来投,稍加训练便派遣各州各府,临危授予官职,希望可以对抗世家辞官风潮……”

他是大唐首辅,有协调朝堂六部、提拔基层官员的权利,所以才会不经皇帝同意就直接说出广招民间英杰的话。

这算是死马当活马医,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世民沉吟道:“自古寒门难处贵子,民间连个读书人都稀缺,就算房乔你广招天下英杰,又能招得多少人?就算招到了人,又有多少能充任基层官员?”

皇帝叹息一声,眉头紧皱,苦苦思索,最终徒然摇了摇头。

房玄龄想了一想,同样无奈道:“老臣家族之**养了一些学子,虽然大多年未及冠,但已勉强可用了,只可惜人数太少……”

河间郡王李孝恭道:“臣家中也养着一批学子,同样贡献出来!”

“还有臣的,俺有三百个义子,两百习武,一百习文,俺叫那一百个习文的也去各府各县当官!”说话这人是张亮,虽然是李承乾一派,但他同时也忠于皇帝。

“陛下,臣家族之中也有学子,可以贡献给朝廷使用……”又有一个大臣跳出来。

朝堂上留下的都是亲信,每个人都在帮皇帝想办法。

李世民仰头上望,沉吟道:“朕手上可用的世家也有些,清河崔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再加上诸位爱卿家族中培养的学子,勉强可凑齐一两万读书人!”

皇帝说到这里微微一叹,没有继续说下去。

天下何等之大,整个大唐有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好几千个县,这得多少基层官员才能填充?

世家之所以敢和皇家顶牛,也正是因为他们传承千载,天下基层官员有八成出自其中。

这还是李世民努力削权的结果。要知道前隋之时,天下可是有九成官员出自世家,李世民奋斗了整整二十年,才把九成缩小为八成。

想不到今日这八成官员开始撂挑子逼宫了!

长孙忽然幽幽开口,叹息道:“陛下,不知跃儿回来后有没有办法,这件事,实在太难了……”

李世民微微一怔,目光忍不住迷离起来,皇帝沉吟道:“朕忽然想起一件事,臭小子当年出关建立互市,同时还建立了一所大型研究院。这些年他一直在广招天下寒门学子,同时开设很多小学,中学,让穷苦百姓的孩子也能读书!”

“陛下,时间太短了!”房玄龄一声轻叹,苦笑道:“若是给西府赵王二十年时间,说不定他真能培养出十万英才,然而时间太短了,从贞观一年西府赵王出关,但今日贞观四年四月,前后总共也就四年时间,其中还有半年用来赶路……”

他说到这里再次苦笑一声,望着皇帝郑重道:“那孩子手里聚集的英才并不多,陛下不能寄望太大,这样的重担会压垮他的肩头……”

“是啊,重担太大,会压垮他的肩头!”李世民也叹了一声,有些羞愧道:“朕这个做父亲的,遇到困难竟然想要推给儿子,唉!”

皇帝轻咳一声,脸色有些尴尬。

长孙幽幽埋怨道:“陛下,您就不该叫他回来,让他直接回东北才好。听说那边已经有了繁华之象,跃儿苦苦劳碌四五年,他也该歇息歇息了!”

“朕这不是着急了嘛,一遇到大事首先就想到你的乖儿子……”李世民摸了摸鼻子,目光躲闪不敢看皇后。

……

……今日两更,同时发布,这是第二更!


状态提示: 第373章 传朕旨意,急招韩跃回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373章 传朕旨意,急招韩跃回京(2/2) 返回《大唐风华路》目录下一章:请假,明天四更补上(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机战之无限边境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左舷大明烟火大唐腾飞之路北宋穿越指南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之最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