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规定,发榜后有关部门要对中举之人的试卷进行复核检查,看是否有阅卷方面的错谬纰漏,这个程序称为磨勘。道光、咸丰年间,官员们逐渐疲沓,将磨勘当成一个例行程序,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磨勘制度已经形同虚设。“这其中必然有弊!好毒的肃顺啊,如此我们不死也要脱一层皮了!中堂大人,该如何是好?”([m.52kshu.cc 吾爱看书网]。)
状态提示: 三十四、科场弊案(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TXT下载地址:http://www.00kshu.win/txt/xiazai89744.html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8974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897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三十四、科场弊案(七))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因顾惜朝谢谢您的支持!!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8974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8974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三十四、科场弊案(七))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因顾惜朝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