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给”花岗石宫”补充大批的木材和煤炭,正好慈悲河又畅通了,于是他们就利用河水输送了好几木筏的燃料。然而他们可以看得出来,寒冷的季节井没有到头。
居民们也到”石窟”去了一趟,他们在暴风雪的日子里没有住在那里,不能不感到运气。现在留下的迹象可以说明,大海一定在这里显过威风。怒潮漫过小岛,闯进了通道,使里面灌满了泥沙,岩石上布满了一层厚厚的海藻。当纳布、赫伯特和潘克洛夫去打猎或是砍柴的时候,赛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莱就忙着整顿”石窟”,他们发现炼铁工具和风箱几乎一点也没有损坏,还是和原来用沙子保藏着的时候一样。(防~盗~章~节)
贮藏的煤起了很大的作用,居民们有了它才没有受到严寒的威胁。大家都知道,北半球二月主要的特点是温度骤然下降。南半球也是一样,这里的八月底相当于北美洲的二月,也逃不出气候的一般规律。
25日左右,在雪再次变成为雨以后,风向转往东南了,这时候突然变得极度寒冷起来,据工程师估计,温度不会高过华氏零下8度,这次严寒加上刺骨的狂风,更是令人难以忍受,这样一直继续了好几天。移民们二次把自己紧闭在”花岗石宫”里。由于要把上面所有的窟窿都堵严,只留下一条窄缝通风,因此蜡烛的消耗量相当大。为了要节省蜡烛,他们就没有吝惜燃料,常常把烧得很旺的炉火当作石洞里唯一的光源。有时候,也有一两个居民到冰雪--这些冰雪都是由于潮水的一涨一落堆积起来的--包围的海滩上去。可是他们很快就跑回”花岗石宫”来;每当他们用双手握住梯棍向上攀登的时候,他们不但觉得困难,而且感到一阵阵的剧痛。由于严寒的缘故,他们的手指一碰梯棍,就好象燃烧起来似的。为了使”花岗石宫”的居民可以利用自由支配的闲暇,赛勒斯·史密斯选择了一项可以在室内进行的工作。
前面已经说过,居民们吃的糖是枫树的液体。他们把树皮割开一个很深的裂口,让液体流到瓶子里,然后用各种不同方法烹调;经过一定时间,它就开始发白,变成一种很浓的糖浆了。大家对这种东西都感到很满意。
然而,还可以把它做成一种更好的东西。
嘿嘿嘿嘿~(防!盗!章!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8792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8792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10.27、有话好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杜重摩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