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重生苏联- 364 农业问题(2/2)

文/维拉德列
重生苏联 | 本章字数:636  | 重生苏联txt下载 | 重生苏联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坏娘子:七夫之祸万事如易医统江山抗战之天下第一军扑倒吧,少爷天下图大靖枭雄颠峰帝国校花的透视狂兵铁骨是怎么炼成的最强特种兵超级抗战系统
农业这样的情况,不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工业。而随着苏联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联的农业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

后来,苏联发生了大饥荒,很多人都把饥荒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农业集体化,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关于1932粮荒的真实情况是,苏联不少地区发生了为期两年的旱灾,导致乌克兰等地粮食失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富农却声称农业集体化会“把大家的牲畜和家产全部没收”,教唆其他农民对牲畜的乱加宰杀,否则这些牲畜就不是自己的了。

再加上集体化运动发展得远比斯大林所计划得快,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机器提供给农庄使用,也没有足够的会计和管理人员,导致苏联粮食生产效率没有得到足够的增长(但增长和帮助总是有的)。最后苏联不得不实行了严格的全国配给制度,使国家渡过了难关。

1935年,苏联人民渡过大饥荒后,新的集体化农业模式也得到了巩固。

之后几年,苏联的农产品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到了1937年,全国百分之七十一的耕地,百分之五十四点三的播种,百分之四十三的八的收割和百分之九十四的脱谷都实现了机械化,粮食生产效率大为提升。

此后,苏联的农业生产已经完全可以提供城市化和工业化所需,为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支撑了苏联的工业发展。

无可否认的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差,但集体农庄为苏联的农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不可埋没的。集体农庄的确改变了俄国农村落后愚昧的状态,不再是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而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进力!


状态提示: 364 农业问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364 农业问题(2/2) 返回《重生苏联》目录下一章:365 芬达(快捷键→)

推荐阅读红色莫斯科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军工科技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我娘子天下第一国潮1980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