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更衣的时候,王熙凤就过来扯林雨桐的嘴:以前怎么没瞧出来叫我瞧瞧,你这嘴里的牙是怎么长的
林雨桐拨开她:快别闹。你也是,说起别人的事头头是道的,怎么到了自己的事上,就看不透呢。就这么点事,我这还没恶语相向呢,就把人给得罪了。背后这么嚼咕我!你想想,你这管这么多的事,哪一天不得罪几个人去?背后谁又念着你的好了?亏得还都说你千伶百俐的,活打了嘴!
把王熙凤说的就喊一边的平儿:可了不得了,还不来帮帮你主子。她这是幸亏没嫁到府里来,这要真进了门,生生的是要压服我了。
平儿只笑,但等人走了,夜里贾琏也不回来,只说在外面吃戏酒。平儿就跟王熙凤睡了,躺在那儿才说:珩大奶奶说的未尝没有道理,这才是真真知道好歹,为了奶奶好的话。
我承了她的情。王熙凤说了这么一句,便闭上眼睛不言语了。
等到了正月十二,林雨桐又待客。
贾母和王夫人邢夫人都没到,倒是尤氏带着秦可卿,王熙凤带着三春宝玉黛玉,还另外有薛宝钗,都来了。自家娘家嫂子也到了,又叫了五嫂子帮着陪客。贾母又打了鸳鸯来,王夫人邢夫人又都打了人来,都带着礼。
请了两班小戏,在家里热闹了一日。
鸳鸯回去就学:家里人口不多,下人也少。但我瞧着,这进进退退,颇有章法。倒是有几分大家子的气派。
贾母沉吟着没言语,好半晌才道:要是再大上几岁,配给珠儿就好了。
鸳鸯就不敢言语了。心里也明白,比起李纨,老太太更喜欢珩大姑娘的品格。她就低声道:宝姑娘瞧着稳重的劲儿,倒是跟珩大奶奶没出阁时候有几分相似呢。
贾母摇头: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鸳鸯见老太太不说,她不敢再言语了。
忙忙叨叨的,这又是正月十五的灯节,贾府又叫赏灯。贾政又叫四爷给灯笼上提字。余梁和邵华也被接来了,整个大年下的,都有一大半时间,被叫到贾家过。
过了正月十五,到了十六一收拾,这年节就算是过完了。
过完了年,四爷就找余梁商量这以后的事,问余梁这个大舅哥的打算。
余梁就叹气:上学是不中用了。当年读了几年书,但想科举,是难于上青天啊!之前,在外面行走,倒是认识了几个宫里当差的,想走他们的门路,补个缺。六部的缺,我算了一下。吏部是最热门的衙门,银子要的也实在,这个缺不争也罢。礼部那一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什么时候出的纰漏都不能知道,真是怎么死的都闹不明白。何苦去惹嫌?刑部我一不能断案,二不懂刑狱说着又摇头:也去不得。如今剩下工部和户部,还有兵部,想到我这出身,掂量来掂量去的,还是想去兵部捐个官,然后候缺。
这跟四爷打算的其实差不多。
四爷本来是想把余梁直接放在巡防营或者五城兵马司的。这俩地方,论起前途,未必就不好。但要是出了岔子,又出不了大岔子。很多勋贵家的庶子旁支都能安排进去。
不过余梁想在兵部先捐官,这也不是不可。
四爷就叫林雨桐:先拿一万两银子给大哥。
余梁吓了一跳:我手里还有银子
你先拿着。林雨桐直接塞过去:用不了就还回来就是了。这求人办事,手里不宽裕,就说不起话。
余梁没法子,只得接了银票。
林雨桐估摸着,这差事下来,怎么也得三两个月吧,谁知道三五天之后,余梁来了,把银票又还回来了。不光还回来了,还道:也不知道哪里的运道,才说找人走关系呢,就碰上靖海侯的世子。又言说林大人是他的岳父,咱们也算是姻亲。知道我要办什么事,然后三言两语帮我给安排妥当了。直接去巡防营报道就是了。具体的怎么一个安排还没说!
靖海侯世子?
闻天方!
看来多出一户跟荣国府关系密切的姓余的人家,到底是引起闻天方的注意了。
林雨桐早知道会被注意到的,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四爷只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林雨桐,就一本正经的跟余梁说:送上门来了,不管想干什么,先接着就是了。
林雨桐以为,跟闻天方见面,那是很遥远的事。
谁知道这天听姚嫂子跑来说邵华吐了,怕是有孕了。她直接回娘家了,一进大门,跟闻天方走了一个面对面。
此时的闻天方,还很年轻。
还是个少年人的模样,就这么面对面的站着,林雨桐不免怔怔的看了过去。
闻天方跟林雨桐对视了一眼,然后移开视线,微微欠身:这位奶奶先请,失礼了。他背过身去。
林雨桐看着他背过身的背影,心里还真是有些复杂。她微微的欠身,然后进了内院。站在内院门口,她停下来,又回头去看。
闻天方似有所感的看过来,然后微微皱了眉头,利索的告辞,离开了。
那一瞬间,林雨桐突然就笑了。
很多放不下的,在这一瞬间,竟是放下了。
四爷能在人群里,一眼认出自己。不管自己变成了什么模样。可是他却不能!
自己就站在她的面前,没有逃避,选择跟他对视了。
对视了两次,他还是没有认出来。
他的心里,那个被林如海接回家里的姑娘,才是他心里的人吧。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8099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8099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331.重归来路(9)三合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林木儿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