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士尧忍不住摸了摸自行车把手,扭头看潘阳,“阿哒,我们...”
八十块钱,他们今天卖了一早上的野猪肉手里现成有八十多块钱,潘士尧知道,他阿哒手里有钱,连他娘手里都有一百来块私房钱,更何况是他阿哒。这辆自行车,他们家现在买得起。
不想却潘阳抬抬手直接打断了潘士尧的话,摇头道,“不行,我们暂时不能买。”
潘士尧顿时泄了气,原本放光的双眼暗淡了下来,无精打采的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孙大姐忙道,“是不是大哥嫌价钱还贵?如果是这样,我们都是老熟客了,你开个价,看看我能不能卖。”
潘阳道,“大姐多想了,不是嫌不嫌贵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买的问题。”
以前潘阳她爷爷就说过潘阳,说她是个闷声发财的性子,潘阳不喜欢把财富露在外头招人惦记,因为她习惯了低调,尤其还是在这个时局青黄不接的节骨眼上。
如果眼下老潘家是贫农,哪怕是中农的成分,潘阳都会毫不犹豫把自行车买下来,管他别人在后头怎么说,可惜老潘家不仅是富农了,关键是个地.主成分,实在买不得自行车这种奢侈品,如果买了下来,无异于向村里所有人宣告,她潘兆科一定是在外头干了投机倒把的事,不然靠什么把自行车买下来的?
孙大姐也不是个多事的人,见潘阳不欲多说原因,她爽朗的笑了笑,道,“大哥有大哥的难处,不买没事儿,这自行车一时半会想来也没人买,以后大哥方便了再买我的也行。”
潘阳也笑道,“成,那等我想买的时候一准找你!”
孙大姐见潘阳父子二人已经吃得差不多,主动提及跟潘阳算了账,潘阳父子二人的饭钱和蔬菜钱相抵消,孙大姐只要给潘阳猪肉的钱即可。
潘阳道,“大姐,我们也算相识一场,那点猪肉就当送你了,不用给钱。”
大家都是女人,潘阳对孙大姐生了恻隐之心,孙大姐既要照顾男人又要养活孩子,实在不容易,和她肩负振兴老潘家的担子一样沉重,同是天涯沦落人,何必计较太多。
潘阳硬不要肉钱,孙大姐也不想白占便宜,实在无法了,给潘阳父子二人装了槐花,道,“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拎着轻,你们带回去家里吃。”
其实这个季节农村也到处是洋槐花,考虑到孙大姐心里可能过意不去,潘阳推辞了两下就让潘士尧收下了。
父子二人出了孙大姐家,也不急着回去,反正潘阳是不愿再步行四五个小时了,怎么也得等明天坐汽车回去。
潘阳有心带潘士尧在城里转转,眼下的城区不比潘阳上高中那会儿,面积不大,淮海路、庆丰路两条主干道横竖交叉,将城区划分成四块,潘阳常活动的几个地方衙前街、小西门还有大前门,都在城区东面,城区西边潘阳去的少。
反正也没别的事,父子二人沿庆丰路从城区东闲逛到城区西,县革委会、县武装部、县公安局这几个令人敬畏的机关单位他们也路过了。
一路上除了没见到百货公司,小县城该有的也俱全了,新华书城、文化馆,还有土产门市、农机门市、副食品商店及废品回收站。
这个年代的废品回收站可不是潘阳那个时代的垃圾站,潘阳那个时代从事废品回收就是所谓的拾破烂,形象不雅、地位卑微、前景暗淡的人从事着这个行业。这个年代的废品回收站可是国营单位,里面的职工属于体面的工人阶级,肩负的是神圣使命,争取不让一件对社会有用的物品流失掉,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可以把废品送到回收站换钱,当然也可以从废品回收站花钱买需要的东西回去。
父子二人途径废品回收站门口,门口停着一辆拖拉机,刚从县城下边乡里拉上来一批废品,等待分门别类回投炼钢厂、造纸厂、塑料厂等处,潘阳错眼见到木头椅子还有木头柜子,想到家里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潘阳停下了脚步,拐脚进了废品回收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7945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7945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28.入V一更)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山楂丸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