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江湖掌门人- 第六百零三章 孙承宗误国(2/4)

文/风吟长空
江湖掌门人 | 本章字数:1892  | 江湖掌门人txt下载 | 江湖掌门人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琥珀之剑仙君,你尾巴借我rua一下从陈桥到崖山大开眼戒听说我死了一千年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佳人如梦美人此临神一本封神打死你眸中客某天捡到徒弟灵能二师兄
写信给自己的老师,大学士管兵部事的孙承宗,孙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孙承宗与袁可立齐名,也是帝师,是朝廷名臣,于是,皇帝大喜,特加孙承宗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在晋既去,承宗自请督师,任用马世龙,结果事败,孙承宗受了牵连辞官回家闲住……

王在晋双眼一亮,随即,神色一黯,摇头道:“我这点策略,连火东先生、孙承宗、袁崇焕等人都看不上,又何况国公?国公以骑兵破骑兵,立下不世之功,远胜我等啊。”

火东是孙元化的号,孙元化当初与袁崇焕合作亲密,与王在晋意见不合,算是政敌。常威下意识的看了在座的孙元化一眼,笑了笑没说话。

孙元化面色不虞,“当初之事,岵云先生莫要再提,如今国公给咱们做了榜样,此事就此揭过如何?”

王在晋默然道一句:“那最好!”

王在晋话里话外还是有气,这也难怪,当初王在晋在孙承宗手上可是吃了大亏的!

天启二年,王在晋任辽东经略后提出了一个八里铺方案,实际上这个方案是解决辽东形势的最好方案。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最好的防守地在山海关,但山海关有一段城墙修建在高岭之下,如此可使敌人居高临下俯视城内,王在晋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在八里铺再修一道城墙将这些高岭围进来,如此就可以以最小的预算实现对山海关的防守。

但袁崇焕、孙元化等人不服王在晋,上书朝廷,袁崇焕还私下向自己的老师孙承宗诉苦,于是,皇帝派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巡阅山海关。

孙承宗手上有袁崇焕、孙元化等一线将官的奏疏,可谓来势汹汹,刚到山海关便径直找上辽东经略王在晋,上来就是一顿声色俱厉的质问。

孙大学士问:你说要修八里铺重城?修好了是否就把现在这四万人都填进去守?

王经略答:要另外增加四万人。

孙大学士一听气势暴涨:王经略,新旧两城,四万加四万,就是八万人,你有这么多兵吗?朝廷要加多少饷银?其他地方还守不守?

再者说,新旧两城相距八里,八里之内有旧城前的地雷和陷阱,倘若新城的守军败退下来,撤向旧城,那些布置岂非成了给自家人准备的?若新城溃军身后有追兵,那你是开门放他们进来,还是不开门让敌军杀了他们?

另外,如果新城能守住,那旧城用来干什么?

王经略口才是比不上孙大学士的,当时被着一连串问题给弄懵了,半晌才回:在山上留了三座山寨给溃军。

孙大人听了是又好气又好笑,气是因为王经略太笨,笑是没想到王经略笨成这样:兵法讲求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你王经略却先就把逃跑路线预备下了,那不是成心让新城守军贪生怕死吗?你王经略放弃了外围阵地不说,还退到关前八里来再修一座城?怎么能保证京畿安全?

王经略虽然没有准备,也没有帝师那种口才,可人家也是进士出身,是辽东总指挥,绝不是易与之辈。听了孙承宗的质问,才明白这位是来找茬的。

当下不慌不忙的告诉孙大学士:这几万边兵是兵痞子,特别擅长逃跑,你说有督战队?也用!你能退一个杀一个,但跑的太快,杀不完啊。

如果真遇上后金精锐,排在最后的督战队会直接改前队,抢先逃跑。鉴于这种情况,我才要两座城,来稳固军心,打消他们逃跑的念头。

具体怎么操作才能稳固军心呢?很简单,这新城就是死地,一旦进去了就只有死战到底。

孙承宗面露惭色,他发现自己上当了。王经略根本就是在设陷阱,而且还就盼着自己那通“陷阱为新兵设乎”“开关迎接败兵”“闭关拒绝败兵”的连串质问。因为,这旧城以及前面的地雷、陷阱其实代替了督战队,孙阁老的面子登时挂不住了。

这还没完,王经略的反击来了:你说那那三座山寨?那是骗人的!只不过是让四万边兵能安心进入新城的说辞,有了这个说辞,他们会高高兴兴的填进去。

而孙阁部身为帝师,却竟然也和那帮兵油子一样,被王经略给耍了,都认为进了城还有退路,这实在太过可笑了!

面对这种险恶的反击,孙大学士无力反击,只能在自己的奏疏中写下:“臣遂无以应”!

王经略很大度,并没有乘胜追击,没有彻底将孙阁老踩翻在地的意思,很大度的坦诚相待。

至此,孙阁老认栽,王经略点道为止,这通过招暂告一段落,孙、王二人这段掐架有了个了断,但是,吃了亏的孙阁老并未就此善罢甘休!

孙承宗又抓住辽民问题,狠狠的参了王在晋一把,加上袁崇焕、孙元化以及辽东的军阀,朝中的东林党火上浇油,终于把王在晋参倒了。

然而,朱由校虽然不管别的事情,但军国大事是一定要管的,于是,下诏问了袁可立。当时,出朝担当登莱巡抚的袁可立上书替王在晋说了好话,因而,王在晋被皇帝调到南京做了兵部尚书。后来,袁可立被贬到南京兵部,王在晋又任吏部尚书,一直到现在。

辽民问题是什么呢?孙承宗怎能用这个把王在晋赶走?这个真是辽事里的关键!

辽东、辽西地区的汉民是大明王朝的子民,是已经沿袭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当时后金那种奴隶式的落后

状态提示: 第六百零三章 孙承宗误国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六百零三章 孙承宗误国(2/4) 返回《江湖掌门人》目录下一页:第六百零三章 孙承宗误国(2/4)(快捷键→)

推荐阅读天道天骄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修罗武神山河志异武夫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我在凡人科学修仙光阴之外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仙笼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