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七十三章 老师的教诲(2/2)

文/钟忘川
混在大明当皇帝 | 本章字数:1243  | 混在大明当皇帝txt下载 | 混在大明当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万事如易坏娘子:七夫之祸抗战之天下第一军医统江山扑倒吧,少爷大靖枭雄天下图颠峰帝国铁骨是怎么炼成的校花的透视狂兵二战狂龙医路通天
有找借口掩饰什么,直接承认道,“先生为何这样说?我承认我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朝廷中的文武官员年龄过大,不也是不争的事实?”

杨廷和一愣,倒没有想到皇帝如此光棍的承认了。试探地询问了一句,“陛下对朝中大臣的年龄很在意?”

郑德摇了摇头,“不是在意不在意的问题,而是精力的问题。你认为一位已经年过花甲的官员在精力上比的上年轻的官员?”

“他们虽然精力上或许不足,可处理事情的经验却丰富无比,也更加得心应手。”

“可他们终究是要老去啊,最终事情不是还要交到年轻人的手中吗?”郑德看着他反问了一句,又接着说道,“而且经验什么的还不是积累起来的吗?他们都在一天一天的变老,而年轻的官员却还在苦苦等待着机会,你觉得这样对于他们公平吗?就像老师你一样,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挂着一个左春坊大学士,整天埋在故纸堆中却一直无法施展一身才华。”

杨廷和闻言也不由认同的点了点头,不过还是说了一句,“此事做的还是有些欠缺考虑了。”

“先生的意思是?”郑德看向他,一脸疑惑不解。

杨廷和轻捋胡须,“虽然三位阁老与九卿都同意了此事,但朝廷的事情并不是他们这些人说了就能够一锤定音的。还有三品以上官员包括六部侍郎、佥都御史、国子监祭酒等等官员,若是他们同意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局定了。陛下弄了个什么“御前会议”,完全将这些官员排斥出朝廷的决策圈之外,却是实在太过于欠缺考虑了。”

“这也是为何陛下刚放出了这股风声,朝廷便是一片反对之声的缘由。虽然看似他们的权利比不上三公九卿,可毕竟也是人多势众,若是真的在皇宫面前哭谏起来,这事儿恐怕是一发不可收拾了。陛下总不能全都勒令他们全部都致仕吧,否则整个中枢不都空了?”

郑德点了点头,又有些感动。虽然自己这个老师的提醒来的有些晚,不过若是没有王廷相的提醒,自己还真是忽略了这个致命的问题。

“这事儿我已经让李东阳等人去做了,在没有摸排清楚需要致仕的人数,朕暂时没有公布这个制度想法。而且朕也决定按照品级以及退休年龄,安排这笔官员分批致仕,先生不必担心。”

杨廷和闻言倒没有想到皇帝已经先做出了决策,不过想来这个计划也不是皇上能够想到。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想来这事肯定是他提醒的。

“今年朝廷出了大多的事情了,对于这事儿陛下莫要着急去做,若是待到明年自然是最好了。”杨廷和又提醒了一句。

郑德也是有了缓一缓的意思,自然点头答应了下来。

杨廷和语气一转,语气颇为凌厉的对他说了一句,“还有祖宗之法,陛下切莫听信他人之言妄动之,毕竟变乱成法,一个不好恐怕有亡国之祸。”

郑德闻言一愣,见他一脸严肃的样子,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心情也没有多好,毕竟是自己的老师,现在看来却是一个保守派,多少有点不舒服。

接下来杨廷和又敦敦教诲了几句,最后才离去。

郑德却正在想着刚才杨廷和的那番话,暗道,“不知有没有机会策反自己的这位老师,将他的思想彻底准变过来呢?”

不过他最后不会想到,这位他目前较为尊敬的老师,竟然会在之后十几年的时间当中,成为了反对自己变法的最大阻碍。也会在十几年之后的某一天,成为了一颗差点毁灭他的定时炸弹。


状态提示: 第七十三章 老师的教诲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十三章 老师的教诲(2/2) 返回《混在大明当皇帝》目录下一章:第七十四章 大明国安局(快捷键→)

推荐阅读军工科技我娘子天下第一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国潮1980红色莫斯科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迷踪谍影雏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