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光绪不是普通人,他是帝国的最高领导者,华夏帝国的优秀传统就是领导的讲话会被当成金科玉律,被记下来,然后会被做成邸报,传播华夏大地四方,然后会有无数的专家学者,甚至是市井小民研究。
这些理论很快就会在帝国的民间,在帝国的科学,文化,艺术,军事等等所有的领域中开花结果,光绪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是光绪知道,帝国从此再也不是固步自封的一个国家了,未来的帝国一定是繁荣昌盛的帝国了。
。。。。。。
要想未来在世界强者之林中拥有一席之地,帝国现在必须要面对最为重要的一战了,光绪接到了一份快报,现在光绪能够接到很多的奏报,这些都是各个官员上报的事情,光绪对这些奏报一般是不做认可的表态的。
开始的时候很多的官员都非常的不适应,后来光绪直接就下达了,不要问我,你自己决定,如果担负不了这个责任,你们这些省长和军长都提出来,朕换人来干,事事都来问朕,朕的精力有限,朕是人,不是神!
很快这些高官就学乖了,他们不再询问就具体的问题了,但是还会保持着向光绪这个皇帝备案的习惯,一件事情做完整后会写一份奏章报告事情的经过,怎样处理的,结果如何,今后我还会怎样做等等!
对于这样的奏章,光绪很快就会批复!只是一个好!很好!非常好!干的漂亮!等简单的批阅!
还有很多的事情都是没有处理好了的,比如灾害大发生,水灾,旱灾,地震等等,偌大的帝国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帝国的官员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是敢怠慢的,绝大多数都是拼在第一线的,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都是不会逃过群众的眼睛的。
光绪遇到这样的奏章是,都会亲自批发,赈灾是大事,多少的封建王朝都是在这样的时刻被推翻的,光绪不能再这样的上面栽跟头,但是现在的光绪有优势啊!
那就是不差钱,不缺粮!
但是灾情不会给光绪太多的时间,当灾情出现的时候,这些帝国的官员就是光绪的代表了,这个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代表着光绪这个皇帝了,所以要是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那一定是不能轻饶的!
这天光绪接到了帝国北海舰队司令官刘步蟾的一份奏章,他这份奏章中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建议帝国海军军舰的用煤,能否使用好一点的“无烟煤!”
开到了这份奏章后,一个无法挥去的阴影在光绪的脑子中盘旋着,这使光绪久久无法平静,光绪用力的握着这份奏章,眼中充满了愤怒!
在边上的马德看到了光绪神情后问道;“陛下!您怎莫了!”
光绪非常平静的讲到;“朕要杀人!”
马德瞪着眼睛看着光绪,光绪说出这些话是显得非常的平静。但是马德知道,这时的皇上是真的动怒了,并且皇上说得是真的,这次真的会死很多人!
。。。。。。
1893年的初春,天气还是非常的冷,因为现在和德国,英国的关系欠佳,帝国将在这两个国家订购的战舰提前开回了国内,仁远号和义远号战舰停靠在上海港经行武器配备。
礼远号和智远号战舰在广州安装武器配置后,会驶向上海进行动力改造,因为现在的上海泰山号和黄山号战列舰都在建造,所以船坞根本就跟不上,礼远号和智远号战舰还是使用的蒸汽机动力。
。。。。。。
朝鲜的东林党起义已经爆发了,李鸿章和张之洞已经开始向光绪上奏,希望帝国派遣兵力帮助朝鲜镇压暴乱,光绪一直没有批复,而是要求他们马上进京。
光绪在这几年一直都没有克扣海军的军费,并且也积极的采购新舰和采用新的军事设备,但是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旧观念是那样的根深蒂固,北方舰队的整体实力还是那样的脆弱,这样的海军实力,根本不可能和一直都在“以国赌运”的日本相抗衡。
更为重要的是,光绪为了其他海域的安全从北方舰队抽掉了很多的主力舰船,定远号现在在台湾,这是原来的北洋水师的旗舰,现在的北海舰队的旗舰是镇远号,整体实力还没有原来的北洋水师强大,这样的舰队一旦和日本发生冲突根本就是没有取胜的可能。
本来光绪还非常了乐观,想着华夏帝国现在拥有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财政支持,一定可以躲过这一次国难,但是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王八蛋太可恨了,不改贪的地方还是贪污盛行,不办事啊,对于海军的用煤上还是供给最差的煤。
丁汝昌给开平煤矿的总办张翼写了一封信:“......煤屑散碎,烟重灰多,难状气力。”但是张翼根本就没有理睬,原来是北海舰队给出的报价太低,根本买不起好煤,但是现在的海军根本就不差钱,可是因为很多官员和张翼多有瓜葛,甚至连直隶行省政府也有开平煤矿的股份,丁汝昌根本拿他没办法。
所以刘步蟾都把告状的信都写到了光绪这里,光绪一直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但是没有想到,这帮人根本就是一群狼,接着光绪想到的问题就是战舰的其他问题,北海舰队的战舰已经购置了有十多年了,锅炉早就到了该更换的时候了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7414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7414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五十二章 政府的任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叶知春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