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瑞德和张宗君就在那里大眼瞪小眼,各不相让。唯一不同的是,瞪眼的两个人,张宗君心中底气十足,而比瑞德则是在那里虚张声势。
“好,”终于,在两个人的对眼过程中,手中没有太硬的底牌的比瑞德首先顶不住的败下阵来,做出了让步——本来集团董事会就已经同意了之前艾丽丝集团的要求,这家伙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条件,就是打算为自己多争取一点利益而已,现在既然已经不可行,张宗君没有丝毫想要退让的意思,那就没有必要再死撑着给自己和艾丽丝集团的合作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就按照之前商定的办。”
事情到了这里总算是完结了一个阶段,大体的框架商量好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具体的细节的谈判已经不需要艾丽丝、张宗君、比瑞德这一级别的人的参与,自然会有下面的谈判人员来进行商谈。
“不知道比瑞德先生有没有空?过两天、也就是本月15号就是我们艾丽丝集团即将组建的远洋运输集团招标工作正式开始的时间,”张宗君正式向比瑞德发出了邀请,“届时贵国不莱梅的vulkkan集团和你们德国最大的造船公司:荷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基尔造船厂、科瓦尔纳—瓦尔诺夫造船厂、汉堡造船厂、蒂森—北海造船厂、维斯马造船厂等几大造船企业到时候都会前来参加我们艾丽丝集团的这次招商大会,不知道比瑞德先生有没有兴趣一起看看?”
虽然在二战以后,出于国际影响方面的谨慎考虑,德国在军用船舶方面的制造略显拘束,但绝不代表着德国的造船业的技术水平不行,德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同时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对于大中小型集装箱货船、客/货滚装船、邮轮、大型油轮、大型矿石运输船。私人豪华游轮以及其他特殊用途船等船舶的制造技术,始终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德国造船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直被亚洲的造船企业所关注,日本和韩国世界最大的两大造船国更是将眼睛紧紧的盯着德国在造船技术上面的发展。这两年来,中国的造船业也同样开始紧盯着德国的造船技术。
同样,对于自己的骄傲,德国政府自然也不会轻易的放弃,德国政府高度支持造船业的发展,德国政府和德国各州政府都为德国的造船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高额财政补贴,对于西部才船厂的补贴为95,对于东部船厂的补贴更是高达1!有了政府如此大力度的扶持,基本上只要是造船企业,老板的脑袋不怎么秀逗的话,就没有不赚钱的。
与德国的造船业所享受到的高额的财政补贴相比,德国的汽车制造工业虽然同样发达,世界三大政府用车品牌当中,有两个出自德国,也就是奔驰和奥迪。但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却享受不到造船业所享受到的高额财政补贴,对于这一点,德国的汽车制造业的老板们颇为的不满,很是有些怨言:凭什么都是一样为国家缴税,同样都是大力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就不能享受到这样的政府扶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7210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7210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八四五章 有没有兴趣?)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海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