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魏氏不过一女子,虽是心思细密,有萧安压着也不足为虑。
皇帝想到当初魏氏与南阳侯和离之事。拿了人家百年基业,回头把兵法也全学了去,可见是个不肯吃亏的性子,魏侯嫁女儿简直就是嫁去当贼的。
少不得有些对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南阳侯萧家有些幸灾乐祸,道:“魏氏真背得滚瓜烂熟,运用得手?”
太孙道:“当不会有假,就是萧安也知道,还将堪舆图画给孙儿看过,要不是如此,她们母女如何打得这么顺手。”
也不是萧安与魏氏乃是天降大才,实在是萧家上面两代在三关总结出来的精华全在人家娘俩手里,再加上运气实在是太好,人又舍得拼命,三关不在她们母女手里,还能到谁家去?
就是太孙也不得不说三关将士们的各种不靠谱,“百年前胡家在三关还有大势在,不过后来就零落了下去,只因家中母亲不允儿孙上战场,后亡故后才有一孙入了军中,虽是有能耐,却军中势力不足,被排挤到了三重关去了。”
娶妻娶贤,这话不是没道理的,这贤不是说对着自家男人温柔不温柔,给不给自家男人纳妾,这些都是内事,所谓的贤,还得是识大体,知深浅,不给儿孙拖后腿。
胡家也是命不好,遇到这么个娘,不过反过来看也是胡家祖坟埋太好,出了一门子的不爱前程的孝子来。当娘的说来说去也是为了子嗣好,这上战场能活下来的能有几许?还不如就平平凡凡的过了。
皇帝听得也好笑,“姓胡的?就是那个三重关的胡飞家?”
胡飞也是有请功了的,皇帝虽年老,记忆却还不差,太孙一说就在脑子里把人对上号了。
太孙点头,“他三婶家是机关世家,听说当初炮台改造也有其兄手笔,他做出了一种巨弩,一次能发十箭,可调间距,十分厉害。”
说到改造炮台之事皇帝倒还不知晓,道:“此事竟无人上报,莫不因对方是庶民,就被拦了功?”
太孙道:“孙儿见过那位老人家,并不是个恋功的,许是不想被人打扰,才没让兵工坊的报功?”
之前南阳侯为林氏请功,兵工坊自己都没捞到多少功绩,更别提鹤老了。等到后来皇帝重新赏赐兵工坊,倒也没让兵工坊报功后才赏赐,而是直接赏了下去,更不知其中有鹤老在。
然而兵工坊后来并未补报功绩,又鹤老妹妹的夫家虽是不比当年,然而在三关里姻亲众多,也还算是有点势,除非是自己不想要,否则兵工坊不至于遗忘此人。
皇帝一下子对此人又有了兴趣,就让太孙细细说来。
太孙自是将自己对鹤老所知一一说来,也少不了对此人的推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895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89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133|1.28|)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弥生凉谢谢您的支持!!